穴盤苗整排自動取苗機構控制系統(tǒng)設計研究
【學位單位】:石河子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223
【部分圖文】:
自動取苗機構多為工業(yè)機器人改造,夾持器采用夾片人為本體改造的自動移栽機取苗效率不高,造價過于昂貴,隨著自迅速被機電系統(tǒng)所取代。在實際應用中,由于作業(yè)模式的不同,歐同的研發(fā)方向,日韓等國針對各自國內地塊相對較小的特點,以小方向,取苗機構相應多為單株取苗[18-20];歐美農業(yè)模式以大地塊為型化聯合作業(yè)為主,取苗機構相應采用了多末端執(zhí)行器的方式。 Ferrari 公司的 Futura 系列全自動移栽機、美國 FMC 全自動移on 全自動移栽機以及澳大利亞 Williames 全自動移栽機等,主要通定位系統(tǒng)控制苗盤位置,采用推桿將硬質穴盤中的秧苗成排頂出,械手將秧苗從穴盤中成排取出,實現精準取苗與投苗,取苗效株/h[16-17,22-24]。室移栽,荷蘭、美國研制了一系列的多末端執(zhí)行器取苗裝置[16-17]。調整,可同時對多盤缽苗進行移栽,其中美國 RAPID 公司生產的 最多可實現 4 盤缽苗同時移栽,如圖 1-1 所示。澳大利亞 XT616[7]栽機則配備有多種型號的末端執(zhí)行器,末端執(zhí)行器采用四針氣缸驅,允許更改程序,大大提高了移栽機的靈活性和通用性,如圖 1-2
XT616型移栽機Fig.1-2XT616transplanter
3圖 1-3 意大利旱地整排取苗自動移栽機Fig.1-3 Full-row automatic transplanter for dry farmland of Italian栽,法國 Pearson 公司的旱田全自動移栽機,取苗方式同樣方便取苗機構與栽植機構的速度匹配,分苗環(huán)節(jié)為一傳送帶,另一側將缽苗送入栽植機構[18-21],如圖 1-4 所示。分苗植機構的匹配更加靈活,允許出現動作延遲。國外穴盤苗取美以大型化、自動化為發(fā)展方向,適合大農業(yè)模式,日韓則但由于其結構復雜,價格昂貴,難以滿足新疆旱地移栽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綠化;毛罕平;嚴蕾;胡建平;黃文岳;董立立;;穴盤育苗移栽機兩指四針鉗夾式取苗末端執(zhí)行器[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5年07期
2 王蒙蒙;宋建農;劉彩玲;王亞麗;孫亞朋;;蔬菜移栽機曲柄擺桿式夾苗機構的設計與試驗[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14期
3 趙曉偉;韓長杰;趙占軍;郭輝;楊宛章;張靜;;新疆地區(qū)辣椒、番茄移栽機發(fā)展現狀及趨勢[J];農業(yè)科技與裝備;2015年05期
4 崔巍;徐盼;王海峰;李崗鋒;蘇玉光;宋建農;;旱地自動移栽技術發(fā)展現狀及分析[J];農機化研究;2015年06期
5 崔巍;顏華;高希文;陳科;;旱地移栽機械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農業(yè)工程;2015年02期
6 周海燕;楊炳南;顏華;楊學軍;;旱作移栽機械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展望[J];農業(yè)工程;2015年01期
7 楊傳華;方憲法;楊學軍;王崇;劉忠軍;孫星;;基于PLC的蔬菜缽苗移栽機自動輸送裝置[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3年S1期
8 嚴宵月;胡建平;吳福華;繆小花;何俊藝;;整排取苗間隔放苗移栽機設計與試驗[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3年S1期
9 薛黨勤;侯書林;張佳喜;;我國旱地移栽機械的研究進展與發(fā)展趨勢[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年05期
10 劉煒;劉繼展;;穴盤苗移栽機器人末端執(zhí)行器綜述[J];農機化研究;2013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凱強;番茄自動移栽機苗盤輸送裝置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年
2 顧文俊;夾持式成批自動取苗機構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4年
3 張振國;穴盤苗移栽機自動取苗裝置的設計與仿真[D];石河子大學;2013年
4 王僑;穴盤苗自動取苗機構控制系統(tǒng)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年
5 惠東志;煙草自動移栽機取苗機構設計與試驗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8566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nygclw/288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