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作中耕淺松除草裝置關鍵部件研究與整機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4-05-19 09:44
通過查閱國內外中耕淺松機的相關文獻,在現(xiàn)有的淺松裝置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壟作作業(yè)的特點,研究設計了一種旋轉式與鏟式結合的淺松作業(yè)裝置,其中旋轉式工作部件對旋轉鋤進行改進,適應壟形作業(yè),利用錐形滾筒特性使?jié)L筒大直徑端保證不漏耕,小直徑端靠近作物根系,僅對土壤進行疏松,形成孔狀結構,而不大量擾動土壤,損傷作物根系,以期減少傳統(tǒng)農業(yè)機械的動力消耗,減少傷苗傷根率,針對作業(yè)機具的關鍵部件進行理論分析、計算機仿真和參數(shù)優(yōu)化試驗,并完成整機試制。研究主要內容和結論如下:(1)針對壟作種植模式的特點,實地測量壟形尺寸并繪制壟形尺寸示意圖,以此為依據(jù)對淺松裝置的關鍵部件——錐形滾筒進行理論設計,并合理設計淺松鋤齒的滑切曲線、刃寬、刃角及鋤齒在滾筒上的排布。同時,設計淺松裝置主機架,使其能承載錐形滾筒單鉸仿形架、限深裝置、淺松培土鏟仿形架,淺松培土鏟采用四桿仿形,保證培土鏟入土角度始終不變,錐形滾筒為旋轉部件,采用單鉸仿形即可滿足作業(yè)需求,限深裝置內置絲桿,可搖動上部把手調節(jié)限深輪高度以控制淺松裝置入土深度。利用Solid Works建立淺松裝置3D模型,進而完成壟作中耕淺松裝置的整機設計。對錐形滾筒進行...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義
1.2 國內外中耕淺松機的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中耕淺松機的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中耕淺松機的研究現(xiàn)狀
1.3 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方法
1.4 研究的技術路線
2 壟作中耕淺松除草裝置的設計
2.1 壟作種植模式基礎參數(shù)測定
2.2 整機設計
2.2.1 設計要求
2.2.2 整機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
2.3 主機架設計
2.4 限深裝置的設計
2.5 淺松培土鏟仿形架設計
2.6 外嵌鋤齒式錐形滾筒的設計研究
2.6.1 錐形滾筒參數(shù)設計
2.6.2 鋤齒齒刃滑切曲線設計
2.6.3 鋤齒在錐形滾筒上的排列
2.6.4 錐形滾筒總體結構
2.7 錐形滾筒架的設計
2.8 錐形滾筒滾動半徑測定試驗
2.9 本章小結
3 錐形滾筒的運動學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3.1 錐形滾筒計算機三維建模
3.2 錐形滾筒的ADAMS運動學仿真分析
3.3 錐形滾筒的有限元靜力學分析
3.4 錐形滾筒的模態(tài)分析
3.5 本章小結
4 壟作中耕淺松除草裝置參數(shù)優(yōu)化試驗
4.1 試驗目的
4.2 試驗條件及設備
4.3 試驗因素與指標選取
4.4 試驗內容方法
4.5 試驗指標的測定
4.6 試驗結果與分析
4.7 本章小結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977941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義
1.2 國內外中耕淺松機的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中耕淺松機的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中耕淺松機的研究現(xiàn)狀
1.3 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方法
1.4 研究的技術路線
2 壟作中耕淺松除草裝置的設計
2.1 壟作種植模式基礎參數(shù)測定
2.2 整機設計
2.2.1 設計要求
2.2.2 整機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
2.3 主機架設計
2.4 限深裝置的設計
2.5 淺松培土鏟仿形架設計
2.6 外嵌鋤齒式錐形滾筒的設計研究
2.6.1 錐形滾筒參數(shù)設計
2.6.2 鋤齒齒刃滑切曲線設計
2.6.3 鋤齒在錐形滾筒上的排列
2.6.4 錐形滾筒總體結構
2.7 錐形滾筒架的設計
2.8 錐形滾筒滾動半徑測定試驗
2.9 本章小結
3 錐形滾筒的運動學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3.1 錐形滾筒計算機三維建模
3.2 錐形滾筒的ADAMS運動學仿真分析
3.3 錐形滾筒的有限元靜力學分析
3.4 錐形滾筒的模態(tài)分析
3.5 本章小結
4 壟作中耕淺松除草裝置參數(shù)優(yōu)化試驗
4.1 試驗目的
4.2 試驗條件及設備
4.3 試驗因素與指標選取
4.4 試驗內容方法
4.5 試驗指標的測定
4.6 試驗結果與分析
4.7 本章小結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97794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nygclw/397794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