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堊白粒率QTL qPGWC-1的遺傳分析及定位
【圖文】:
-5 5 R830-R3166 BIL 日本晴-6a 6 R1962-C191B BIL 日本晴-6b 6 C1478-R2171 BIL 日本晴-8a 8 RM2344-RM38 IL 特青/普-8b 8 G1149-R727 CSSL AsomiG187-RZ66 DH 窄葉青-9 9 XNbp36-XNpb103 CSSL AsomiRM296-RM216 IL 特青/普-12 12 RM5568-RM7003 IL 特青/普基因以及淀粉合成相關基因克隆表現的相關基因用 H94 和珍汕 97 所構建的 DH 群體及其回交群體,精細定制堊白粒率的 QTL-Chalk5,該基因是第一個被克隆的直接泡上的轉運 H+的焦磷酸酶,,是胚乳特異表達的一個正調控態(tài)平衡來影響內膜轉運系統(tǒng),進而影響胚乳亞細胞超顯微結米品質性狀具有大的、普遍性影響,尤其影響腹白率、精米稠度和容重。
圖 1.2 C 型丙酮酸正磷酸酯二激酶基因敲除突變導致稻米堊白粉質胚乳Fig. 1.2 White-core endosperm floury endosperm-4 in rice is generated by knockout mutations in the C-type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 gene (OsPPDKB)Wang 等(2008)從中花 11 的突變體中篩選到一株灌漿有缺陷的突變體 gif1,與野生型相比,其灌漿程度低、籽粒淀粉粒排列松散、堊白度高(圖 1.3),最終的粒重比野生型低 24%、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含量也明顯比野生型低。利用該突變體克隆了一個編碼細胞壁轉化酶基因 GIF1(Grainincomplete filling 1),位于第 4 染色體上,其 cDNA 全長 2089bp,包含 7 個外顯子,編碼 598 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產物,負責控制蔗糖酶的活性。該基因突變導致蔗糖酶活性發(fā)生變化,無法正常地將蔗糖轉化為葡萄糖,導致淀粉含量下降,堊白增加。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5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文林;柳德書;吳國權;史紀明;李祥;王振國;李巖;李默;周福榮;;水稻哲稻2號堊白粒率、堊白度達標的選育技術[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11年03期
2 李賢勇,何永歆,李順武,王楚桃;水稻千粒重與堊白粒率的相關性分析[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3年04期
3 韓笑;趙海成;滕汶志;李紅宇;潘喜鵬;蘆佳浩;王雪彬;劉夢紅;;利用AMMI模型評價蘇打鹽堿土對水稻堊白粒率和堊白度穩(wěn)定性的影響[J];中國稻米;2018年04期
4 魏毅;江西農大成功轉讓一水稻新品種[J];江西教育;2003年18期
5 徐秋生;;水稻新品種“Y兩優(yōu)9918”通過審定[J];農村百事通;2012年22期
6 王先俱;邵國軍;邱福林;張秀茹;商文奇;張城;;遼寧省雜交稻與常規(guī)稻產量和品質比較分析[J];遼寧農業(yè)科學;2009年01期
7 謝必武;張鳳龍;晏承興;張甲;鄒永翠;;氮、磷、硅肥對特種稻直鏈淀粉含量、堊白粒率、整精米率的影響[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5年01期
8 姜秀英;呂軍;姚繼攀;劉博;解文孝;韓勇;;2011-2015年遼寧省審定水稻品種米質分析[J];中國稻米;2017年05期
9 況浩池;楊揚;曾正明;羅俊濤;陳光珍;何興材;付均;;秈型雜交水稻組合加工與外觀品質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稻米;2013年06期
10 張冬松,饒鳴鈿,林玉棋;不同施N量對兩優(yōu)2186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楊瑞芳;白建江;方軍;樸鐘澤;;分子標記輔助選擇選育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種[A];中國作物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5年
2 王才林;朱鎮(zhèn);張亞東;趙凌;;粳稻外觀品質選擇效果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王才林;朱鎮(zhèn);張亞東;趙凌;;粳稻外觀品質選擇效果研究[A];中國作物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金京花;方秀琴;沈海波;全成哲;;淺談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種(系)米質分析現狀[A];2012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閆浩亮;劉科;穆麒麟;陳建珍;田小海;;開花灌漿期高溫下水稻結實和高溫逼熟耐性鑒定方法研究[A];2017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胡旭;苯100S/賽恢7號水稻[N];農民日報;2005年
2 曹慶云 張?zhí)脴?鄂晚17栽培要點[N];湖北科技報;2006年
3 《大米》國家標準修訂工作組 執(zhí)筆 謝天 程科 審定 謝健;突出適度加工 引導產業(yè)升級[N];糧油市場報;2018年
4 胡旭;屯優(yōu)302水稻[N];農民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朱愛科;水稻堊白粒率QTL qPGWC-1的遺傳分析及定位[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8年
2 周立軍;水稻堊白粒率和千粒重QTL分析與qPGWC-7的精細定位[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3 陳紅;水稻苗期黃綠葉基因YGL2的功能研究和堊白粒率QTL qPGWC-7候選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鄧小書;雜交水稻品質性狀遺傳分離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2 黃福燈;高溫脅迫下水稻耐熱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0961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nzwlw/270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