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四個特點
本文選題:習近平 + 文化思想; 參考:《社會主義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和論述,系統(tǒng)回答了發(fā)展怎樣的文化、怎樣發(fā)展文化與為誰發(fā)展文化三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的文化思想具有以下四個顯著特點: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廣闊的時空維度中汲取文化思想資源;以時代問題為邏輯起點,將和諧作為重要目標,在社會系統(tǒng)中構建全面而科學的文化思想體系;準確把握當今文化發(fā)展的時代境遇,并運籌帷幄、高瞻遠矚,以戰(zhàn)略思維推進文化思想的發(fā)展;引領人民的生活夙愿,提高人民綜合素質,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以服務人民作為文化思想的價值依歸。
[Abstract]:Since the eighteen big eighteen,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series of speeches and treatise on culture, systematically answering the three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how to develop culture, how to develop culture and to develop culture for whom,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has the following four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insisting on "not forgetting to forget, absorbing foreign and facing the future", in a broad space and time dimension Taking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resources, taking the time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taking harmony as an important goal,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cultural ideological system in the social system,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tim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zing, pushing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hought with strategic thinking, leading the people's life long cherished wish, High peopl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nrich the people's spiritual life, serve the people as the value of cultural thought.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中師范大學基地;
【基金】: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研究專項工程項目“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文化思想研究”(16ZZD047)
【分類號】:G02
【參考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習近平;;共創(chuàng)中俄關系更加美好的明天[N];人民日報;201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安麗 ,王婷;寧波市創(chuàng)建新型社區(qū)文化[J];今日浙江;2003年14期
2 章尚貞;深化認識 提升社區(qū)文化品位[J];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文化生活[J];福建質量信息;2007年01期
4 秦建華;;正確把握社區(qū)文化的時代特征[J];群眾;2007年10期
5 應再泉;;文化星火點燃商都大地[J];今日浙江;2008年18期
6 ;文化生活[J];福建質量技術監(jiān)督;2009年01期
7 ;文化生活[J];福建黨史月刊;2010年24期
8 ;鄂爾多斯市啟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建設[J];鄂爾多斯文化;2011年02期
9 徐磊;;關于在部分農(nóng)村大力扶持庭院文化的思考[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張彬;;重慶:財政“買單”31個公共文化場館 免費開放[J];現(xiàn)代城市;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明堂;陳明九;;對農(nóng)村生活文化建設的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理論·模式·實踐——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3)[C];2006年
2 李美;;文化(藝術)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玉英;;文化要在共建共享中繁榮[A];藝海探真——論文論著選編[C];2011年
4 丁光勛;;關于我國城市老年文化消費增長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1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14年
5 黃麗云;;福州市農(nóng)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現(xiàn)狀與對策——福州市農(nóng)村青年文化生活調查[A];農(nóng)村文化建設:探索與實踐[C];2009年
6 黃麗云;;福州市農(nóng)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現(xiàn)狀與對策——福州市農(nóng)村青年文化生活調查[A];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20年論文選集[第一卷][C];2011年
7 朱應海;井潤峰;;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我省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8年
8 ;豐富老人文化生活 歡度快樂晚年[A];江蘇老年學研究論文選集(2007-2008)[C];2008年
9 裘君謨;;關于新一輪文化長廊創(chuàng)建工程的若干問題[A];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全國群眾論文評獎論文集[C];2003年
10 蔡敬云;;關于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思考和建議[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1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玉英;文化建設要實現(xiàn)共建共享[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記者 武福臣邋通訊員 郭永旺;郭礦公司讓職工共享文化成果[N];邯鄲日報;2007年
3 劉小萍;公共文化建設需要文化自覺[N];中國文化報;2008年
4 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葉志堅;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N];福建日報;2009年
5 河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 廳長 馮韶慧;著眼時代新要求 踐行文化新理念[N];中國文化報;2009年
6 郭小玲 龍昆 本報記者 王小剛;“文化搭橋”讓關愛溫暖人心[N];南昌日報;2012年
7 記者 王文博;加強公共文化基礎建設 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N];喀什日報(漢);2012年
8 記者孫曉華;落實十八大精神 鞏固文化成果[N];撫順日報;2012年
9 本報見習記者 楊一帆;新文化生活 映襯美麗鄉(xiāng)村[N];中國婦女報;2012年
10 記者 楊軍;蘭州火車頭影城活躍職工群眾文化生活[N];人民鐵道;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黃文基;越南城市文化生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2 李曉非;工廠家園[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蔡建芳;參加文化生活權利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胡神松;我國知識產(chǎn)權教育與文化戰(zhàn)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5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6 嚴墨;碎片化到重構[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侔衛(wèi);文化遺存與地方互動:海龍屯土司文化遺存的歷史人類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張婷婷;建國初期中國共產(chǎn)黨文化建設評析[D];遼寧大學;2015年
3 孫婧;中國的海外文化投資探析[D];復旦大學;2013年
4 馬可;南陽民俗文化保護中的政府責任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5 崔紫媛;通過文化反哺提升農(nóng)民市民素養(yǎng)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6 徐清;論大眾文化的反智主義傾向建構和消解策略[D];蘇州大學;2015年
7 李茹;巴彥淖爾地區(qū)熟語語言文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8 孫婧;改革開放后我國文化市場變遷及效益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9 馬伊立;錫伯族傳統(tǒng)弓箭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5年
10 陳雪梅;鎮(zhèn)街綜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9112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09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