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離對決策前相關信息采樣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1-08 08:39
無論人們處在何時何地,何種情境,都難以避免會面臨各種決策,所以決策問題一直是包括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諸多領域所共同關注的問題。決策在本質上就是決策者對多個不同可選方案的評估與選擇,所以決策通常涉及到許多屬性,比如時間、地點、人物、概率、信息多少以及收益大小等,這些都是影響人們進行決策的因素。解釋水平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認為人們對一件事如何進行反應,取決于人們是如何對這件事進行表征的,心理表征的抽象程度(解釋水平)不同,反應就不同。而這種解釋水平取決于人們感知到的與事件的心理距離(時間距離、空間距離、概率距離、社會距離)。所以說,心理距離是各種決策問題的重要研究視角。人們是從經驗中學習的,當面對一個選擇的時候,人們會尋找相關信息來指導決策。但是他們會尋找多少信息呢?我們知道,掌握的信息越多越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需求性),但是獲取信息是有成本的(可行性)。根據解釋水平理論,解釋水平的高低會影響人們對需求性和可行性之間的權衡,所以本研究假設決策的心理距離會使被試在決策時搜尋更多的信息。本文研究心理距離是否會對決策前相關信息采樣量的大小產生影響,并檢驗不同心理距離維度影響決策的相似性。結果顯示,無論是在時間維度(實驗1)、社會維度(實驗2)、空間維度(實驗3)、概率維度(實驗4),還是在真實情境中(實驗5),心理距離越遠,被試越傾向于選擇更大的樣本量。這些結果支持在不同決策情境下的預測,包括四個距離維度,以及想象和真實情境。這表明擴大經驗的抽樣范圍是心理距離影響決策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驗證了心理距離的四個維度對決策影響的等效性。
【學位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84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獻綜述
2.1 心理距離
2.1.1 心理距離的概念
2.1.2 心理距離的起源
2.1.3 心理距離的四個維度
2.1.4 心理距離四個維度的關系
2.1.5 心理距離的研究意義
2.2 解釋水平理論
2.2.1 解釋水平理論的概念
2.2.2 解釋水平理論的意義和應用
2.3 心理距離和解釋水平理論的關系
2.4 決策和樣本量
2.4.1 決策的含義
2.4.2 決策的影響因素
2.4.3 樣本量
2.5 以往研究總結
第三部分 問題提出與研究框架
3.1 問題提出
3.2 研究框架
第四部分 實證研究
預備研究 心理距離四個維度的操作有效性
實驗一 模擬情境中心理距離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1 實驗1a 心理距離時間維度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1.1 引言
4.1.2 方法
4.1.3 結果與討論
4.2 實驗1b 心理距離社會維度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2.1 引言
4.2.2 方法
4.2.3 結果和討論
4.3 實驗1c 心理距離空間維度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3.1 引言
4.3.2 方法
4.3.3 結果和討論
4.4 實驗1d 心理距離概率維度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4.1 引言
4.4.2 方法
4.4.3 結果和討論
實驗二 真實情境中心理距離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5 實驗1e 真實情境中社會距離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5.1 引言
4.5.2 方法
4.5.3 結果和討論
第五部分 總討論與研究展望
第六部分 總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4543
【學位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84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獻綜述
2.1 心理距離
2.1.1 心理距離的概念
2.1.2 心理距離的起源
2.1.3 心理距離的四個維度
2.1.4 心理距離四個維度的關系
2.1.5 心理距離的研究意義
2.2 解釋水平理論
2.2.1 解釋水平理論的概念
2.2.2 解釋水平理論的意義和應用
2.3 心理距離和解釋水平理論的關系
2.4 決策和樣本量
2.4.1 決策的含義
2.4.2 決策的影響因素
2.4.3 樣本量
2.5 以往研究總結
第三部分 問題提出與研究框架
3.1 問題提出
3.2 研究框架
第四部分 實證研究
預備研究 心理距離四個維度的操作有效性
實驗一 模擬情境中心理距離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1 實驗1a 心理距離時間維度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1.1 引言
4.1.2 方法
4.1.3 結果與討論
4.2 實驗1b 心理距離社會維度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2.1 引言
4.2.2 方法
4.2.3 結果和討論
4.3 實驗1c 心理距離空間維度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3.1 引言
4.3.2 方法
4.3.3 結果和討論
4.4 實驗1d 心理距離概率維度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4.1 引言
4.4.2 方法
4.4.3 結果和討論
實驗二 真實情境中心理距離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5 實驗1e 真實情境中社會距離對決策者信息抽樣的影響
4.5.1 引言
4.5.2 方法
4.5.3 結果和討論
第五部分 總討論與研究展望
第六部分 總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黃俊;李曄;張宏偉;;解釋水平理論的應用及發(fā)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5年01期
2 陳海賢;何貴兵;;識解水平對跨期選擇和風險選擇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1年04期
3 徐驚蟄;謝曉非;;解釋水平視角下的自己-他人決策差異[J];心理學報;2011年01期
4 鳳四海;張?zhí)?黃希庭;李丹;蘇丹;;解釋水平和事件性質對活動設定時間距離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8年04期
5 孫曉玲;張云;吳明證;;解釋水平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應用心理學;2007年02期
本文編號:287454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7454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