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文書所見清代苗族女性買賣土地契約的形制與特點——兼與徽州文書之比較
本文選題:清代 + 清水江文書 ; 參考:《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摘要】:近年來,在貴州黔東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清水江文書,其中苗族女性參與或主導的土地買賣文書遺存極為豐贍。以之與徽州文書已有的研究成果試作比較,發(fā)現(xiàn)苗族女性買賣土地文書所呈現(xiàn)出來的形制與特點與徽州地區(qū)大致相同,即苗族女性的土地買賣文書在紙張選用、書寫格式與漢字書寫邏輯上,顯示出其繼承和吸收漢族契約文書基本“契式”的一面。而考“立契人”“產(chǎn)權(quán)來源”“出賣原因”“買主”“領(lǐng)價與署押”等契約要素與內(nèi)容的具體表達,又與徽州文書多有不同之處,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地域性與民族性之特點,尤其是女性買主更為徽州地區(qū)所絕少者,呈現(xiàn)了苗族女性具有較高社會地位與權(quán)利的歷史事實。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Qingshuijiang document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minority areas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Comparing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Huizhou docu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women's land purchase and sale documents are roughly the same as that of Huizhou area, that is, the Miao women's land trading documents are selected on paper. The form of writing and the logic of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w that they inherit and absorb the basic contract form of Han nation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crete expression of the contract elements and contents, such as "libido", "property right source", "selling reason", "buyer", "receiving price and charge", and so on, are different from the Huizhou document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 Especially female buyers are few in Huizhou, presenting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Miao women have higher social status and rights.
【作者單位】: 凱里學院人文學院;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分類號】:K249.3;K87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牧;陳瓦黎;;試論土地科學[A];中國土地科學二十年——慶祝中國土地學會成立二十周年論文集[C];2000年
2 史建云;;近代華北土地買賣的幾個問題[A];華北鄉(xiāng)村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尹中立;李少明;;日本“土地神話”破滅對中國的啟示[A];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朱道林;;江南村落土地的產(chǎn)權(quán)分化與制度安排評閱意見[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王玉海;;清代喀喇沁地區(qū)的土地租典問題[A];蒙古史研究(第三輯)[C];1989年
6 汪三貴;;農(nóng)村土地有償使用與土地的國有化(摘要)[A];中國土地學會1987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選集[C];1987年
7 劉克祥;;永佃制下土地買賣的演變及其影響——以皖南徽州地區(qū)為例[A];中國近代鄉(xiāng)村研究的理論與實證[C];2011年
8 楊定乾;;國土局副局長非法買賣土地獲利60萬元是貪污還是非法轉(zhuǎn)讓倒賣土地?[A];貴州法學(2014年第7期)[C];2014年
9 戚名琛;;土地價格構(gòu)成問題探討[A];中國土地問題研究——中國土地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慶祝學會成立十周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0年
10 江太新;;土地股份所有制發(fā)展及其對地權(quán)的分割[A];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演講討論稿)[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饒文麗;征集到一批晚清土地買賣文契[N];中國檔案報;2011年
2 張魁興;調(diào)控土地:改革產(chǎn)權(quán)是關(guān)鍵[N];中國改革報;2008年
3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 朱哲文;土地歸誰:值得思考的選題[N];江蘇經(jīng)濟報;2009年
4 彭舒佳;急于轉(zhuǎn)讓 土地掮客再冒頭[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8年
5 李紅梅;萊茵河流域:重整土地 防御洪水[N];中國水利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夏芳;一塊土地2年間買進又賣出 禾嘉股份被疑調(diào)節(jié)財報涉嫌逃稅[N];證券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周俊;關(guān)于制止農(nóng)村土地買賣的建議[N];經(jīng)理日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劉力圖 陳小瑛;土地審計首掀“桌底下的賬”[N];華夏時報;2014年
9 本報記者 米祖明;費解的“土地結(jié)”[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4年
10 吳明;阿根廷 支持小農(nóng)戶堅守土地[N];市場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紀麗娟;土地一級開發(fā)模式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思蓓;古代兩河流域界石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李宇;契約所見清代山西土地價格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3 盤應福;清代中后期熱河地區(qū)蒙地的買賣與典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4 李皓s,
本文編號:184933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gtslw/184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