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信仰發(fā)展的主脈——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
發(fā)布時間:2017-11-14 19:15
本文關鍵詞:文殊信仰發(fā)展的主脈——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
【摘要】:從佛弟子到被奉為諸佛之師,從代表般若智慧到代表整體佛教智慧,是印度佛教中文殊信仰發(fā)展的兩條主脈。從爭論文殊與普賢排名到提出"三圣圓融"學說,從確立五臺山為文殊根本道場到建成佛教朝拜、修行、研究和弘法圣地,是文殊信仰中國化發(fā)展的兩條主脈。特例性質(zhì)的文殊信仰在中印佛教中均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勢,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成果。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分類號】:B949
【正文快照】: 文殊信仰是伴隨著大乘佛教興起而逐步形成的一種菩薩信仰形態(tài),以尊崇文殊師利菩薩的修行理論和實踐為核心內(nèi)涵。文殊信仰起源于印度佛教,在中國佛教中發(fā)揚光大。無論在佛教的整體信仰體系中還是在整體教義中,獨具個性的文殊信仰都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勢?疾鞆挠《确鸾痰街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玲秀;;炳靈寺文殊題材與文殊信仰初探[J];絲綢之路;2010年12期
2 文奎;;文殊信仰的興起和流布[J];五臺山研究;2008年04期
3 王志遠;;文殊信仰的復興價值和重建“金五臺”地位的社會意義[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崔正森;;文殊信仰在中國的初傳[J];五臺山研究;2006年04期
5 馮永昌;;敦煌與五臺山——文殊信仰的互動[J];五臺山研究;2008年02期
6 杜瑞平;;《清涼三傳》與文殊信仰[J];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04期
7 安東尼·托拉巴,冀培然;不空與五臺山文殊信仰[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馮永昌;;由文殊信仰的互動看佛教中國化進程[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9 肖雨;;印度的文殊信仰[J];五臺山研究;2008年01期
10 張映瑩;;五臺山文殊信仰的體現(xiàn)[J];文物世界;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維光;文殊信仰在尼泊爾[N];中國民族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研究[D];西北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18667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jlw/118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