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拍賣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和完善問題研究
【摘要】 不斷前行的社會經(jīng)濟水平提高了整體國民生活質量,人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正不斷顯現(xiàn)。這就令原本局限于富人圈的藝術品收藏活動逐步走進普通民眾的生活中。這也客觀地就促使了藝術品交易市場成為繼股票證券市場和房產(chǎn)投資市場后人們更加關心和涉獵的第三大的新興投資領域。2011年藝術品交易的總成交量達到了1561億的波峰,其中占總成交額近六成的是藝術品拍賣市場。由此可見,藝術品拍賣是藝術品交易的最主要平臺。金錢熱浪翻滾帶來的盲目及我國拍賣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令藝術品拍賣領域出現(xiàn)了許多涉假現(xiàn)象。文章將藝術品拍賣領域的涉假問題共分為兩大類:假拍及拍假。假拍是指拍賣企業(yè)在藝術品拍賣的過程中采用各種錯誤方式欺騙競拍者及公眾的一種手段。其方式包括自我炒作,虛假成交、雇托兒炒作以及買家自我作秀。針對藝術品拍賣領域的假拍現(xiàn)象,本文認為可利用現(xiàn)有《拍賣法》、《拍賣法實施細則》及《文物藝術品拍賣規(guī)程》中的相關條文來解決。拍假問題則分為拍賣行故意拍假及拍賣真?zhèn)尾幻鞯乃囆g品兩類。拍賣行故意拍假是指拍賣行故意拍售已知是贗品的藝術品,對于這類問題的規(guī)制則可參照《民法通則》及《侵權責任法》相關條文加以解決。文章將大部分篇幅放在了論述拍賣行拍賣真?zhèn)尾幻魉囆g品后利用《拍賣法》第61條第2款“聲明不保證責任”免除的問題上,聲明不保證責任是拍賣界的慣例而我國則以法條的形式將其固定下來,聲明不保證責任即拍賣行在拍賣前聲明對拍品真?zhèn)尾挥璞WC。此條文一出便成為了一些拍賣行未盡審查義務的借口及拍賣真?zhèn)尾幻魉囆g品上的“豁免令”;诎船F(xiàn)狀拍賣而演變的聲明不保證責任源于國外,“照單全收”的我國拍賣法殊不知國外的聲明不保證責任有其獨特的成長環(huán)境;诖苏J識,本文提出了現(xiàn)階段我國拍賣法上的聲明不保證責任存在的諸多漏洞并提出了針對我國《拍賣法》聲明不保證責任的修改及完善意見。最后,文章介紹了五種配套措施以輔助聲明不保證責任在藝術品拍賣領域得到更好運用。
【關鍵詞】 拍賣; 聲明不保證; 文物藝術品; 贗品;
1藝術品拍賣及涉假問題概述
藝術品拍賣活動是指通過公開招標的藝術作品,所有權的轉移到交易形式出價最高的人。⑴從文化部市場司主辦的《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中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從2004年-2009年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一直處于穩(wěn)步增長中,其中2007年達到了 223. 04億元,從2010年以及2011年是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突飛猛進的兩年,分別達到了 588. 75億元和947億元,但2012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在成交額上出現(xiàn)了大幅度的波動,下降到了 442。03億元。筆者認為,由于藝術品交易市場體系的逐步確立及國家產(chǎn)業(yè)政策的新導向,作為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子系統(tǒng)的藝術品拍賣領域必然會受到整個藝術品交易市場大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藝術品拍賣的交易量下滑是可以理解的并且藝術品拍賣領域成交量的下滑并不代表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倒退與萎縮,相反的這一方面說明民眾不再對藝術品拍賣市場抱有盲目追逐性也間接的表現(xiàn)出政府對藝術品拍賣領域的政策引導與調(diào)控手段正在初見成效?梢哉f,2012年藝術拍賣市場雖然在近年來出現(xiàn)不斷增長明顯回調(diào)的趨勢但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2012年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6場次拍賣,近60億元的成交量成功的拔得藝 ?術品拍賣界的頭籌,2012年的藝術品拍賣領域成交額依然是北京保利和中國嘉德穩(wěn)居首位和第二名,原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香港佳士得、香港蘇富比紛紛讓位于北京的兩家拍賣企業(yè)。[2]我們知道,即使2012年的藝術品交易市場出現(xiàn)平穩(wěn)收縮現(xiàn)象但中國在全球藝術品交易市場中所占份額仍持續(xù)增長。據(jù)國際藝術品權威機構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2010年我國的藝術品交易市場占有率為23個百分點而到了 2011年我國的國際藝術品交易的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提高了近7個百分點。由此,可以推出我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初次超越了美國坐上了藝術品和古董拍賣領域的頭把交椅。
藝術品拍賣的繁榮看似讓人感到欣慰,但這種交易熱浪值得我們?nèi)ド钊胨伎,一方面它代表著整個國民經(jīng)濟實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繁榮背后許多問題日益凸顯,即贗品泛濫及鑒定環(huán)節(jié)的混亂使得我國的藝術品交易市場正朝著非理性的方向發(fā)展,而它同時也帶來藝術品拍賣領域的各種不法行為大量出現(xiàn),也就是藝術品拍賣涉假現(xiàn)象。在從對近十年來進入司法程序處理的藝術品拍賣領域糾紛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后,筆者發(fā)現(xiàn)根據(jù)藝術品交易糾紛的司法解決案件量的分布我們可看出,多數(shù)藝術品拍賣領域的糾紛案件進入了二審程序。其中東城區(qū)人民法院受理61件、朝陽區(qū)人民法院受理19件、西城區(qū)人民法院受理19件、海淀區(qū)人民法院及豐臺區(qū)人民法院分別為6件與4件,當中的49件進入了北京市一中院及二中院進入了上訴程序,由此可見,藝術品交易領域涉假問題已經(jīng)非常突出。筆者認為這跟接下來要論述的《拍賣法》上的不保證條款及拍賣行的內(nèi)部規(guī)則有密切聯(lián)系。下面本文就從三個方面對藝術品拍賣涉假問題逐一論述。
…………
2藝術品拍賣領域涉假問題-假拍
2.1假拍的概念
單純從概念上看假拍的手段共分為三類,分別為惡意操作、聯(lián)手做局以及虛假成交。從賣方與買方交易地位不同又可分為:賣方自我炒作虛假成交、賣方雇托爆炒哄抬價格、買方作秀自買制造假象、買方假拍后不付款及雙方惡意串通,虛假成交。其中,對于買方作秀自買制造假象可以理解為委托人在拍賣活動中變成了競買人即買受人。下面我們分別從賣方即拍賣行的角度以及買方即競拍人的角度來分別闡述拍賣中的假拍行為。針對這點我們可以羊城晚報記者的一次暗訪為實例說明。藝術品市場價格機構在2011年發(fā)布了全球藝術品及古董交易市場的發(fā)展報告,在這份報告中首次確定了中國在藝術品交易領域的市場霸主地位。“]這頂全球第一的帽子讓羊城晚報的記者表示懷疑,是否我們真的趕超了老牌的收藏拍賣大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呢?帶著這個疑問羊城晚報的記者來到了中國藝術品拍賣積聚地的北京來一探究竟。經(jīng)過采訪,一位北京的藏家金先生(化名)對記者說出了真相。他指著一個青花梅瓷瓶問記者:“你猜這個多少錢? ”記者看金先生這個擺在客廳的花瓶瓶身發(fā)色深沉、畫工流暢并且人物故事生動便答到:“怎么也得幾十萬吧? ”金先生聞后便拿出某拍賣行出具的拍品資質證書,該證書記載著“元代青花梅瓶拍賣的成交價為880萬人民幣。”記者起初認為這個拍賣證書是偽造的,但是金先生表示拍賣證書是真的,只不過委托人是我,買家還是我。此外,金先生還透露,此花瓶是在潘家園買的中仿品,只花了 500元,為了拿到成交價為880萬的拍賣證書付了拍賣公司近4萬元的手續(xù)費。
……………
2. 2假拍的方式
拍賣行作為拍賣活動最主要的中間機構其作用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拍賣行的假拍行為從實踐角度主要分為兩種。第一,拍賣行自我炒作,虛假成交。第二,拍賣行雇托兒炒作,哄抬價格。時下統(tǒng)計數(shù)字無疑成為拍賣行影響力分析的重要指標,每個拍賣行都想拍出天價藝術品以表現(xiàn)出自己在行業(yè)內(nèi)的實力與優(yōu)勢。根據(jù)2010年及2012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公告,以當年拍賣行成交量第一名的中國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為例,在2010年度其拍賣成交總額為92億元,2012年度則跌至44億元。2010年拍賣行業(yè)最高成交額的藝術品為黃庭堅的破柱銘手卷,成交價為四億三千六百萬,而2012年最高成交額藝術品為張大千先生的國畫,成交額為兩億一千三百萬。從數(shù)字上的對比我們可看出藝術品交易市場正在緊縮。排除國家推行的文化政策的影響,交易額的下降也代表著我們正逐步消除藝術品交易市場及拍賣領域內(nèi)的一些泡沫。拍賣行自我炒作與拍賣行雇托兒炒作是形成高額成交額的重要手段。自我炒作與雇托炒作其實就是為了達到把成交價格推高的一種方式,拍賣現(xiàn)場由拍賣行工作人員或者雇好的托兒來舉牌,參與競拍,使現(xiàn)場出現(xiàn)一次又一次的競拍高潮并最后以高價落錘。據(jù)悉在某拍賣現(xiàn)場一件元代的龍泉窖的玉壺春瓶的拍品以30萬的價格起拍并經(jīng)過40舉手輪競拍,最終該拍品竟然最終以兩百多萬的成交價落錘后來經(jīng)內(nèi)部了解,此拍品并未交易成功實際上就是一場由拍賣行安排的假拍行為。
………..
3藝術品拍賣領域涉假問題(二)——故意拍假........ 7
3. 1故意拍假行為的概念........ 8
3. 2故意拍假行為的產(chǎn)生原因........ 8
3. 2. 1藝術品真?zhèn)舞b定模糊使得造假者容易造假........ 9
3. 2. 2盈利需要 ........9
3. 3對于故意拍假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 ........10
4藝術品拍賣領域涉假問題........13
4.1目前我國關于拍賣真?zhèn)尾幻魉囆g品的法律規(guī)定........ 14
4. 2聲明不保證條款在我國拍賣領域適用........ 15
4. 3不保證責任條款的域外起源和發(fā)展 ........18
4. 4我國聲明不保證責任應用的現(xiàn)狀分析 ........22
4. 5對我國聲明不保證責任條款的修改與完善........ 24
5落實藝術品拍賣中的各項配套工作使聲明........ 27
5.1完善藝術品鑒定環(huán)節(jié)并將其與交易相結合........ 27
5. 2加強拍賣行業(yè)自律........ 29
5. 3建立對拍賣過程的市場監(jiān)督機制........ 29
5.4建立贗品回購機制 ........30
5. 5建立統(tǒng)一的藝術品價值評估機制........ 30
5落實藝術品拍賣中的各項配套工作使聲明不保證責任得到更好應用
5.1完善藝術品鑒定環(huán)節(jié)并將其與交易相結合
藝術品拍賣不同于普通的貨物交易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拍賣領域允許真?zhèn)尾幻鞯乃囆g品進入市場流通,所謂的“買者自慎”制度。在涉及真?zhèn)尾幻魉囆g品拍賣的案例主要涉及兩個分別是1995年的王定林訴浙江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張大千《仿石溪山水圖》案及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出師頌》案,這兩個案件在藝術品的真?zhèn)握J定上都有非常大的爭議。首先,19%年的王定林訴浙江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案引發(fā)了南謝北徐兩位藝術界大家對于張大千的《仿石溪山水圖》的真實性之爭議,被稱為“華夏第一拍賣案”。1995年10月,王定林作為浙江中澳防止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親自參加了由浙江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杭州組織秋季拍賣會并且在這次拍賣會上共拍走了 10件作品,10件作品中就包括了這次飽受爭議的張大千的《仿石溪山水圖》。這件張大千的《仿石溪山水圖》最終以105. 5萬元成交。爾后經(jīng)專家鑒定其中的6幅作品為贗品,拍賣行將其中的5幅作品做了退貨處理。但就對其中的張大千之作以難以認定真?zhèn)尾挥柰嘶,此案?jīng)過法院認定為偽作。但法院的判決卻引發(fā)了鑒定專家徐大邦與謝柳稚關于此畫作的真?zhèn)未髴?zhàn)。張大千先生的這幅《仿石溪山水圖》上的右邊有謝稚柳先生的題字而左側則印有是徐邦達先生的親筆提句。因此,被認定作品為真跡。但王定林聽說臺灣也有這幅畫進而找到徐達邦先生鑒定,被認定為贗品。但謝稚柳先生卻認為是真跡,隨著謝稚柳先生的去世,這件藏品被11名專家聯(lián)合認定為偽作但有些人也指明了不能因為有人去世就否定他的觀點。這個案件充分說明了藝術品鑒定領域的不確定性。
………..
結論
我國藝術品交易成交額在2010年達到了 1561億元的峰值,國家政治經(jīng)濟水平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不僅令國家文化軟實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也令國民從最初的單純追求衣食住行變成了文化生活等精神層面事物的追求。在藝術品交易市場熱錢翻滾的大環(huán)境下,作為藝術品交易市場最重要組成部分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也發(fā)生著驚人巨變2011年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交額就達到了947.5億元甚至一度超越美國成為了藝術品市場與收藏領域的頭把交椅。但高額成交量的背后卻不斷涌現(xiàn)著各類違法及侵權行為,拍賣行的假拍與拍假行為層出不窮,鑒定技術及現(xiàn)行法律中的漏洞使得拍賣行在聲明不保證后即可免除責任,這無疑將競拍人或買受人推向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假拍行為是拍賣行自身或聯(lián)手競拍人的一種虛假交易行為,對這類問題的規(guī)制完全可用現(xiàn)行《拍賣法》及其實施條例來解決。拍假問題則涉及兩方面即拍賣行故意拍假和拍賣真?zhèn)尾幻鞯乃囆g品,拍賣行故意拍假行為是指拍賣行故意拍賣贗品導致的侵權行為,對于故意拍假行為則可以用《合同法》及《侵權責任法》相關條款來規(guī)制;拍賣真?zhèn)尾幻魉囆g品問題則較為復雜,其中涉及《拍賣法》中最為有爭議的第61條第2款即聲明不保證責任的問題。
…………
參考文獻:
- [1] 呂曉曉. 美國法律中有關藝術品真?zhèn)蔚拿魇緭<斑`約問題(一)[J]. 藝術與投資. 2011(12)
- [2] 李沙. 藝術品拍賣“三假”亂象[J]. 博覽群書. 2011(11)
- [3] 吳秉衡. 我國拍賣法上不保證條款研究——以當前文物藝術品拍賣為視角[J].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 2011(03)
- [4] 郭鵬,俞進軍,杜艷,武鵬. 關于我國藝術品市場現(xiàn)狀的實體法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 [5] 林愛蓮. 文物拍賣中拍品真?zhèn)螁栴}的法律思考[J].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06(06)
本文編號:894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