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百合生長過程中生理變化及其母鱗莖中差異代謝物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5-06-06 01:13
蘭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是百合的一個重要的變種,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是四大可食用百合品系中唯一具有甜味的百合。然而,關于蘭州百合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生理變化的系統(tǒng)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對蘭州百合發(fā)育過程中鱗莖、根、莖稈、葉片的生理變化進行了研究,同時采用非靶向代謝組學的方法測定了發(fā)育過程中百合母鱗莖中的差異代謝物的變化,以期為明確百合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以及百合中代謝物的變化與鱗莖發(fā)育的關系提供理論依據。研究的主要結果和結論如下:1、百合葉綠素含量、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實際光化學效率(YII)、葉片鮮重、莖稈鮮重、植株總鮮重均在8月有最大值,蘭州百合在8月光合作用最強,光合產物積累較快、較多。母鱗莖在8月前鮮重增加較快,而小鱗莖在8月前主要用于小鱗莖數量的增長,8月后,小鱗莖開始膨大增重。2、母鱗莖和小鱗莖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顯著高于根、莖稈、葉片。百合的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增減呈“鋸齒狀”變化。在6-8月,以消耗鱗莖中蔗糖和可溶性糖為主。葉片中淀粉先分解為其他碳水化合物,用于自身及莖稈、根、鱗莖等部位的生長,而后用于葉片...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百合的研究進展
1.1.1 百合的價值
1.1.2 百合分類
1.1.3 百合的生長發(fā)育
1.1.4 百合鱗莖的低溫貯藏
1.1.5 百合連作障礙
1.1.6 百合的繁殖技術
1.2 代謝組學的研究進展與應用
1.2.1 代謝組學的應用
1.2.2 代謝組學研究方法
1.2.3 百合代謝組學相關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蘭州百合生長過程中的生理變化
2.1 材料與方法
2.1.1 供試材料
2.1.2 試驗地概況
2.1.3 試驗設計
2.1.4 植株生理指標的測定
2.1.5 鱗莖的生理指標的測定
2.1.6 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2 結果與分析
2.2.1 母鱗莖、小鱗莖、根、莖稈、葉片鮮重的變化
2.2.2 株高的變化
2.2.3 小鱗莖生長數量的變化
2.2.4 葉片的葉綠素含量的變化
2.2.5 葉片葉綠素熒光的變化
2.2.6 母鱗莖、小鱗莖、根、莖稈、葉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變化
2.3 討論
第三章 蘭州百合母鱗莖發(fā)育過程中差異代謝物分析
3.1 材料與方法
3.1.1 供試材料
3.1.2 試驗方法
3.2 結果與分析
3.2.1 數據質控
3.2.2 代謝物定量及KEGG功能注釋
3.2.3 蘭州百合母鱗莖發(fā)育過程中代謝組學研究
3.3 討論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作者簡介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和研究成果等
導師簡介
本文編號:4049565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百合的研究進展
1.1.1 百合的價值
1.1.2 百合分類
1.1.3 百合的生長發(fā)育
1.1.4 百合鱗莖的低溫貯藏
1.1.5 百合連作障礙
1.1.6 百合的繁殖技術
1.2 代謝組學的研究進展與應用
1.2.1 代謝組學的應用
1.2.2 代謝組學研究方法
1.2.3 百合代謝組學相關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蘭州百合生長過程中的生理變化
2.1 材料與方法
2.1.1 供試材料
2.1.2 試驗地概況
2.1.3 試驗設計
2.1.4 植株生理指標的測定
2.1.5 鱗莖的生理指標的測定
2.1.6 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2 結果與分析
2.2.1 母鱗莖、小鱗莖、根、莖稈、葉片鮮重的變化
2.2.2 株高的變化
2.2.3 小鱗莖生長數量的變化
2.2.4 葉片的葉綠素含量的變化
2.2.5 葉片葉綠素熒光的變化
2.2.6 母鱗莖、小鱗莖、根、莖稈、葉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變化
2.3 討論
第三章 蘭州百合母鱗莖發(fā)育過程中差異代謝物分析
3.1 材料與方法
3.1.1 供試材料
3.1.2 試驗方法
3.2 結果與分析
3.2.1 數據質控
3.2.2 代謝物定量及KEGG功能注釋
3.2.3 蘭州百合母鱗莖發(fā)育過程中代謝組學研究
3.3 討論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作者簡介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和研究成果等
導師簡介
本文編號:404956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0495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