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研究
第 1 章 緒論
自思政課實施“05 方案”以來,伴隨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的呼聲越來越高,許多高校也把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作為思政課改革的主要任務,其目的主要是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的精神與能力,并取得了較多的理論研究成果和較好的教學實效,逐步形成了開放、平等、服務的教學理念。然而,學生對思政課學習的興趣和態(tài)度以及所產生的實際效果總是不如人意,究其因,單一的課堂灌輸教學方式是其重要因素。有些高校和老師為了確保思政課理論方面教學的科學性,仍然采用以“教”為主要的教學模式,注重老師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方法,以致“教”與“學”的效果都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據有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仍是主流,而為學生接受和喜愛的新型教學方式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應用的很少。此外,有的教師迫于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的壓力,日常教學總是墨守常規(guī),不重視大學生教學方式的改進,導致學生接受到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一成不變。這些不僅對思政課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造成了影響,教師自身的職業(yè)素質也很難得到提高,甚至讓學生對思政課厭煩或排斥的心理,最終導致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停滯不前。
第 2 章“慕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的基本理論概述
2.1“慕課”的產生、發(fā)展與特點
“慕課”模式的最大特點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科背景與學習需求,在“慕課”平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或教師指定的課程。學生在線注冊學習賬號,利用電腦或手機進行移動式在線學習,在規(guī)定的時期內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網絡課程是教師自行錄制的教學微視頻,視頻時間為 5—15 分鐘不等,,避免學生長時間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傮w來說,“慕課”學習的自主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學習狀態(tài)自主。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不同,“慕課”讓大學生的學習在時間上不在局限于學校安排的課表,空間上也不再受制于學校的教室,改變了傳統(tǒng)的固化學習狀態(tài),讓大學生擁有靈活的學習時間與空間,甚至可以實現動態(tài)學習;第二是學習內容自主。2.2 教學方式的界定、類型與作用
學術界對教學方式的定義各執(zhí)一詞,常常與教學方法區(qū)別看待,而作者認為教學方式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辦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fā)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即教學方法。教學方式是教學活動的動態(tài)使用的過程,是教學活動的呈現形式。每一種教學方式沒有固定對應的教學任務,也不專門為某一類教學任務服務,同一種教學任務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甚至是多種教學方式混合。第 3 章 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運用狀況的調查分析.........21
3.1 問卷設計與調查說明...........21
3.2 大學生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的滿意度狀況.....................22
3.3 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26
3.4 大學生對“慕課”應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認可度狀況 ...............28
第 4 章“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32
4.1 課程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32
4.2 教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33
4.3 學生學習方法的創(chuàng)新..........34
4.4 教學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36
第五章 總結 ..........38
第 4 章“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4.1 課程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教學理念對教學的基本行為方式起決定作用,是教學方式改革創(chuàng)新的內在動力。長期以來,高校思政課的教學以教師為主導,注重教師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在問卷調查中,有 57.93%的大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扮演的是“指導者”的角色,認為教師扮演“參與者”角色的占 25.48%,認為是“監(jiān)督者”角色的占 2.4%,而認為應該是“主講者”角色的僅占到 14.18%。可見,當前 90 后大學生能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學方式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理念,調整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重新審視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目的與手段、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形成新的教學價值追求,提高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大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培養(yǎng)大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重視大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感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4.2 教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在大學生對網絡教學法的滿意度調查中,僅有 6.69%的學生表示不喜歡種教學方式,93.31%的學生對網絡教學法還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梢,生長于網絡時代的大學生,對網絡具有天生的依賴感,“慕課”教學模式結合了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讓大學生在網絡上自主學習,且在調查中有 85.81%的學生認可,僅14.19%的明確表示不贊成。對于視頻觀摩教學法有 94.97%的同學表示肯定,僅有5.03%的表示不喜歡,可見大學生對于視頻觀摩法具有強烈的好感。因此,思政課可以借鑒“慕課”網絡教學的特點,將網絡教學與視頻教學相結合,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形式,將教學的主要陣地轉移到互聯(lián)網上。這樣,就需要高校建立自己的網絡授課網頁或者平臺,讓思政課教師錄制思政課課程的教學微視頻,上傳于網絡平臺,讓大學生進行在線自主學習;蛘呃镁W絡交流軟件如 QQ、微信等,教師可以設置班級群組,在班級群組中以發(fā)起群組視頻聊天的方式可以隨時對學生進行問題的解答與教學。.....
第 5 章 總結
本文調查分析了大學生對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掌握了當前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教學方式的傾向,在此基礎上探究“慕課”應用于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可行性。從調查數據來看,“慕課”教學模式先進的教學理念、靈活的學習方式、全方位的過程性評價等種種優(yōu)勢非常值得高校政治課教學方式改革的借鑒。當然,由于思政課自身的特殊性,“慕課”的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完全適用,因此,如何借鑒、如何改良并最終開發(fā)出更好、更先進的教學方式是今后還要繼續(xù)研究的課題。除此之外,面臨教學方式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自身學習知識能力、傳播知識能力、創(chuàng)新知識能力也同樣面臨挑戰(zhàn)。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31362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shubaike/caipu/31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