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策略研究
【學位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J52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言
一、選題依據及背景
二、研究概念及范圍界定
三、選題研究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
四、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視覺敘事的發(fā)展流變
第一節(jié) 視覺敘事的歷史回顧
一、自發(fā)的視覺敘事時代
二、逐漸式微的視覺敘事發(fā)展
第二節(jié) 視覺敘事的現(xiàn)代發(fā)展
一、機械復制技術下視覺敘事的復興
二、視覺敘事的裂變式發(fā)展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的可能性
第一節(jié) 敘事理論回顧
一、敘事學的理論源流
二、敘事學的發(fā)展流變
第二節(jié) 視覺傳達設計的敘事選擇
一、設計與敘事
二、視覺傳達設計的敘事選擇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的關鍵詞
第一節(jié) 互文性——設計文脈的關注
一、互文性
二、視覺傳達設計敘事中互文性的必要性
三、互文性參與的設計敘事文本建構及其解讀
第二節(jié) 召喚結構——文本的空白與未定點
一、召喚結構
二、視覺傳達設計敘事中的召喚結構
三、召喚結構參與的敘事文本建構及其解讀
第三節(jié) 期待視野——先驗與定向思維
一、期待視野
二、視覺傳達設計敘事與期待視野
三、期待視野下設計敘事文本的建構及解讀
第四節(jié) 視域融合——矯正與融合
一、視閾融合
二、視覺傳達設計敘事與視閾融合
三、視閾融合理論對敘事設計文本建構的啟示
第五節(jié) 圖像符號學——圖像符號閱讀
一、圖像學與符號學
二、圖像符號學
三、設計敘事文本的圖像符號學解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視角分析
第一節(jié) 經典敘事學視閾下的敘述視角
一、零聚焦——全知全覺型敘述視角
二、內聚焦——文本內定點敘述視角
三、外聚焦——文本外客觀敘述視角
第二節(jié) 后經典敘事學視閾下的敘述視角
一、女性主義視閾下的敘述視角
二、權力與規(guī)訓視閾下的敘述視角
三、受眾參與的交互式敘述視角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時空結構
第一節(jié) 時間維度——線性敘事設計
一、線性敘事的時間結構
二、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的時間結構
第二節(jié) 空間維度——非線性敘事設計
一、非線性敘事的空間結構
二、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的空間結構
第三節(jié) 時空維度——綜合性敘事設計
一、共時性敘事的線性與非線性
二、歷時性敘事的線性與非線性
三、時空融合的視覺傳達設計敘事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策略模型建構
第一節(jié)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影響因素
一、視覺傳達設計敘事傳播模式
二、視覺傳達設計敘事影響因素
第二節(jié)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策略模型
一、敘事內容選擇
二、敘事情節(jié)設置
三、敘事表述途徑
四、敘事視覺設計
第三節(jié)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策略評價指標
一、視覺傳達設計敘事任務
二、敘事策略評價指標
本章小結
第七章 視覺傳達設計敘事策略分析
第一節(jié) 文字敘事設計策略分析
一、文字敘事設計的內容選擇策略
二、文字敘事設計的情節(jié)設置策略
三、文字敘事設計的表述途徑策略
四、文字敘事的視覺設計策略
第二節(jié) 圖像敘事設計策略分析
一、圖像敘事設計的內容選擇策略
二、圖像敘事設計的情節(jié)設置策略
三、圖像敘事設計的表述途徑策略
四、圖像敘事的視覺設計策略
第三節(jié) 文圖結合敘事設計策略分析
一、文圖結合敘事設計的內容選擇策略
二、文圖結合敘事設計的情節(jié)設置策略
三、文圖結合敘事設計的表述途徑選擇策略
四、文圖結合敘事的視覺設計策略
第四節(jié) 色彩敘事設計策略分析
一、色彩的敘事特征
二、色彩敘事設計策略
本章小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新;;敘事學關照下的電影色彩設計[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5年24期
2 李光輝;;論平面圖像蒙太奇敘事及在廣告創(chuàng)意中的運用[J];廣告大觀(理論版);2015年04期
3 林粵湘;;敘事性平面圖形的設計思維與語言形態(tài)研究[J];設計;2015年07期
4 馮歡;;色彩:視覺化敘事中的新力量[J];中國圖書評論;2015年03期
5 金海鑫;吳詩中;裴磊;;論電影敘事學與展示敘事設計學的互文性[J];裝飾;2014年12期
6 張穎;;戲劇空間敘事研究綜述[J];戲劇叢刊;2014年04期
7 李光輝;;平面廣告圖像敘事分析[J];麗水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8 張惠;;文化傳播中的視覺敘事——《魅力湘西》的圖像符號解讀[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3年04期
9 張學東;;設計敘事:從自發(fā)、自覺到自主[J];江西社會科學;2013年02期
10 王冬松;;中國古代繪畫題款的敘事結構和圖像特征[J];中國美術研究;201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為;交互式媒體敘事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2 許薇;舞劇敘事性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雨;博物館展示環(huán)境敘事性設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2 徐艷;身體圖式敘事的隱喻意象論[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汪萍;敘事傳輸:基于體驗的說服機制[D];浙江大學;2013年
4 劉煒;圖像在說話——書籍設計中圖像語言的敘事性[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5 李莉;多維的敘事—繪本設計的時空維度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283425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83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