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敏“正宗”譜系的繼承與發(fā)展
本文關鍵詞:王時敏“正宗”譜系的繼承與發(fā)展 出處:《云南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中國山水繪畫源遠流長,自古就被視為中國人文精神的載體,時至今日山水繪畫之筆法、墨法、章法的研究已臻成熟。但無論何時,在學習中國山水畫及其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還是要基于對古代繪畫技法研究的積累。王原祁在《雨窗漫筆》中說:“畫景不如看畫”,后人延續(xù)“看畫不如看景”。仿古再變古,秉循筆墨當隨時代的精神,將眼睛看到的自然物象,通過心靈結構的劃分、理解、融和后再呈現(xiàn)在紙上,形成一種新的繪畫表現(xiàn)形式,也是每一位學畫者都要經(jīng)歷的過程。本文研究的清初畫家王時敏,被清朝統(tǒng)治者視為“畫壇正宗”,他的繪畫影響了清朝近二百年的歷史,清末西學東漸風潮影響,其畫風一度被認為束縛了畫者的思想,而被世人所摒棄;但不管時代怎么發(fā)展,王時敏作為一名畫者,在清初山水繪畫史上依然占有不可磨滅的地位,其繪畫技法的精煉對當下我們繪畫的學習依然具有借鑒意義。 現(xiàn)代的繪畫風格多樣,畫家即興創(chuàng)作比比皆是,市場價值良莠不齊,如何評判畫的價值,更是眾說紛紜。在這么浮躁的環(huán)境下,從古人的畫學思想、繪畫技法里探求因果,則是學習研究中國山水繪畫的一條正確路徑!皢柧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從源頭做起,探究王時敏其畫的來龍去脈,怎樣從實際出發(fā)結合我的創(chuàng)作——“吐故納新”,是這篇論文的研究意義。本文第一部分介紹清代王時敏的藝術人生和“正宗”的形成及原因;第二部分介紹王時敏的畫學思想及繪畫技法對我繪畫風格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2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西冰;;當代新疆山水畫發(fā)展概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2 王峰;;瓦當?shù)臍v史及藝術特色[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10期
3 林泰然;;中小學的校園壁畫與壁畫教學[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鄭敏惠;;史學品格和藝術品格的完美統(tǒng)一——《中國繪畫通史》的美術史學價值[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5 谷莉;;中國坐具設計藝術探源[J];包裝工程;2010年20期
6 張建永;;素描基礎課教學中感受力培養(yǎng)的再認識[J];才智;2012年15期
7 范春曉;;當代工筆人物畫線描語言新形式探析——以當代名家作品為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8 劉紅偉;;通過《澄觀圖冊》看藍瑛的山水畫風格[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9年03期
9 賴榮偉;;藝術創(chuàng)作奠基 社會實踐建瓴——試論中國畫與陶瓷藝術表達中的若干問題[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9期
10 孟剛;;淺談初中美術中國畫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赫赫;中國古代人物畫“十八描”概念的歷史演進與畫史意義[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2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3 徐進波;中國山水畫裝飾性探微[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胡新群;唐宋繪畫“逸品說”嬗變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6 李杰榮;元四家詩畫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阮立;唐敦煌壁畫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8 張鑫;中西古典繪畫美學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尚瑩輝;新時期中國重彩藝術語言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汪仕輝;唐代士族家學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2963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uihuayishu/132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