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美學關照下的古琴音樂素描
本文選題:生態(tài)美學 + 演奏環(huán)境; 參考:《音樂探索》2011年03期
【摘要】:在現(xiàn)代性危機不斷顯現(xiàn)的今天,古琴藝術以自己獨特的取法自然的造材、山水母題生態(tài)倫理化解釋、演奏環(huán)境的生態(tài)性取向為今天的生態(tài)美學提供了有意義的注解。
[Abstract]:Today, with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Guqin art provides a meaningful annotation for today's ecological aesthetics with its own unique natural materials, ecological ethics interpretation of landscape motif, and ecological orientation of playing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
【基金】:2010年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古琴藝術元素在中國鋼琴曲中的顯現(xiàn)方式及形態(tài)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0sk044
【分類號】:J632.3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瑞;;元宵節(jié)的文化意蘊及其變遷初探——以空間變化為視點[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2 江君;;古代文學中女子遠嫁悲劇成因淺探[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楊釗,李斌;論《古詩十九首》的想象藝術[J];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于廣元;;回文詩起源考辨[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01期
5 王俊杰;;論鄴下文學集團的形成及其帶來的軍中風雅[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胡春潤;;杜甫《新婚別》和漢古詩《結發(fā)為夫妻》、《冉冉孤生竹》之比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閆靈芝;;漢末魏晉文人五言詩人文意蘊探析[J];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梁爾濤;;唐初氏族觀念的轉向與“唐代文學”觀念的確立[J];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9 張慧中;;《何遜集》版本敘錄和此集研究現(xiàn)狀[J];科技風;2009年03期
10 孟匯榮;;淺析漢代文學的服飾形象[J];學理論;2010年2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克平;李楊;王培培;;漢武帝《秋風辭》的番語譯文[A];西夏學(第四輯)[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志偉;北朝社會風尚諸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呂逸新;漢代文體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明;劉孝標《世說新語注》引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渭清;張衡詩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曾艷紅;唐詩絲綢物事及其意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佘正松;中國邊塞詩史論(先秦至隋唐)[D];四川大學;2005年
7 張小麗;宋代詠史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莊新霞;漢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論[D];山東大學;2007年
9 劉艷芬;佛教與六朝詩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毛振華;侯景亂后梁陳文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嚴繪;陳叔寶及其詩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言鳳;王筠詩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崔曉蕾;《成公綏集》整理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韓麗敏;論張華詩歌創(chuàng)作與晉初詩風演變[D];揚州大學;2010年
6 于同艷;宋代歷史教育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7 趙蓉;王融詩論[D];河北大學;2007年
8 李曉敏;陶淵明生死觀與佛教文化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繼剛;漢魏之際士人精神狀態(tài)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夏冬梅;梁簡文帝詩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玉清;論生態(tài)美學與生態(tài)建設的關系[J];思想戰(zhàn)線;2003年02期
2 楊春時;論生態(tài)美學的主體間性[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王玉蘭;生態(tài)美學和審美心理圖式[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S1期
4 姜瑋;中國傳統(tǒng)美學觀“天人合一”與生態(tài)美學[J];貴州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5 張玉能;實踐美學與生態(tài)美學[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03期
6 李欣復;論生態(tài)美學[J];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12期
7 李啟軍;;系統(tǒng)整體創(chuàng)新的生態(tài)美學[J];南方文壇;2005年06期
8 羅小平;;生態(tài)美學——音樂美學界應當關注的新視域[J];人民音樂;2010年11期
9 羅小平;;生態(tài)美學——音樂美學界應當關注的新視域[J];人民音樂;2010年12期
10 李西建;美學的生態(tài)學時代:問題與意義[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君躍;;禪宗佛學對古琴音樂的影響[A];紀念大休上人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趙杰;徐蘇寧;;城市化進程下城市生態(tài)美的意境創(chuàng)造[A];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徐溯源;;生態(tài)倫理與生態(tài)美學視角下的城市規(guī)劃價值觀[A];城市規(guī)劃和科學發(fā)展——2009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楊樂;;公園綠地建設的綠色模式——示范型生態(tài)景觀的探討[A];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Symposium of Korea,China and Japan--New Direction and Strategy for Large-Scale Green Space System[C];2004年
5 李丕顯;孫琪;;生態(tài)美學偏至論[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陸強;;論城市景觀生態(tài)設計[A];中國科協(xié)2002年學術年會第22分會場論文集[C];2002年
7 徐芳;;庫切作品中的生態(tài)自然觀透視[A];庫切研究與后殖民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0年
8 秦蓁;;在何處鼓琴——略論建筑聲學與古琴美學[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六輯)[C];2009年
9 劉悅笛;;當代中國美學:問題與反思[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10 田園;;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態(tài)橋設計簡介[A];2009北京生態(tài)園林城市建設[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繁仁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生態(tài)美學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劉悅笛;“生態(tài)美學”的系統(tǒng)闡釋[N];人民日報;2010年
3 安佰鴻 北京語言大學;生態(tài)美學會通中西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韋鵬雁 本報通訊員 田達歡;生態(tài)美學研究的范例[N];廣西日報;2011年
5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態(tài)美學的產生及其意義[N];中華讀書報;2002年
6 曾繁仁;建設中國特色的生態(tài)美學[N];人民日報;2009年
7 吳承篤;生態(tài)美學的新譯介[N];文藝報;2010年
8 張元端;生態(tài)美學與住宅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9 楊錦峰;敬畏藝術[N];大連日報;2010年
10 李星;探索生態(tài)美學建構[N];光明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欽怡;王燕卿古琴音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2 王建欣;《五知齋琴譜》四曲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2年
3 黃丹麾;當代西方生態(tài)建筑的美學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4年
4 王諾;歐美生態(tài)批評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5 隋麗;現(xiàn)代生態(tài)審美意識的生成與文本建構[D];遼寧大學;2008年
6 趙鳳遠;莊子生態(tài)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楊文臣;當代西方環(huán)境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8 陳正勇;自然、神性與美[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琳;中國佛教的生態(tài)審美智慧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曹瑞娟;宋代生態(tài)詩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超群;生態(tài)美學:個體精神生態(tài)的建構及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瑋;當前國內生態(tài)美學研究中的哲學基礎問題探索[D];延安大學;2010年
3 楊津;基于生態(tài)美學思想的家居產品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4 陶冶;生態(tài)美學主旨與當代人和自然關系的審美建構[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文亮;生態(tài)美學視域中的20世紀鄉(xiāng)土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王艷麗;曾繁仁生態(tài)美學思想哲學基礎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廉天雪;漢魏六朝時期中國古琴音樂的發(fā)展[D];沈陽音樂學院;2010年
8 邵豐;當代視域下的莊子生態(tài)美學思想[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9 王玉琪;海德爾格生態(tài)美學思想批判[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黃建烽;生態(tài)美學視域中的沈從文小說[D];華僑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85493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qiyueyz/185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