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心聽覺對歌唱的調(diào)控作用
本文選題:音樂藝術 + 內(nèi)心聽覺; 參考:《藝術百家》2011年02期
【摘要】:內(nèi)心聽覺指代人內(nèi)心中以音樂聽覺感知為基礎,使以往感知過的音樂、歌唱語音聲響在人腦中留下的映像得以現(xiàn)時反映,形成歌唱聽覺表象。同時,憑借歌唱記憶力和歌唱想象力,使聽覺表象能力得以不斷發(fā)展并逐步構成完善的聽覺意象(內(nèi)心聽覺)。它是對人聲歌唱的音響物理聲學特征的心理抽象與概括,屬于心理聽覺范疇概念化的聲音觀念。盡管不同個體間的內(nèi)心聽覺能力及主、客觀聽覺有差異,但我們可以通過對不同個體間內(nèi)心聽覺能力及主、客觀聽覺的差異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使其具有隨意運用內(nèi)心聽覺的能力,進而對形成美妙歌聲發(fā)揮至關重要的調(diào)控作用。
[Abstract]:Inner hearing refers to the human heart based on musical auditory perception, so that the previous perception of music, singing voice sound left in the human brain image can now reflect, forming a singing auditory appearance. At the same time, with singing memory and singing imagination, the auditory representation ability can be continuously developed and gradually formed a perfect auditory image (inner auditory image). It is a psychological abstrac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acoustical features of sound physics of human voice sing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conceptual sound concept of the category of psychological hearing.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inner auditory ability and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uditory ability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we can train the differences of inner auditory ability and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uditory ability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So that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use their inner hearing at will, and then play a crucial regulator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a beautiful song.
【作者單位】: 南通大學藝術學院;
【分類號】:J61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有成,陳萬;試論氣質(zhì)類型與歌唱[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2 陳丹;關于我國法定成年年齡標準的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金雷;;關于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唐良瑞,李丹;網(wǎng)頁設計的諸要素分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5 王健敏;關愛教育的教學實施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6 黃竹杭;集體項目運動員戰(zhàn)術意識形成過程的理論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7 王斌;噪聲與認知干擾對反應時的影響及反應時與人格維度的關系[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8 焦敬偉;北京市中學女生家長對女兒參與足球運動的態(tài)度[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9 黃竹杭;足球戰(zhàn)術意識發(fā)展的年齡特征[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10 張鋒;出版校對心理學研究[J];編輯學刊;1997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平;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永瑞;不同注意類型高水平運動員注意瞬脫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3 張樹平;建筑火災中人的行為反應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4 邱扶東;心理學范式的旅游決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吳穎;音樂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6 孔德生;高校在校貧困大學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7 王丹芬;中醫(yī)氣質(zhì)學說及中醫(yī)氣質(zhì)量表(TCM-QZS)的初步研究[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4年
8 楊野平;干部隊伍素質(zhì)系統(tǒng)理論與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張家軍;學校教育的隱性力量[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訂及初步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星;民警人格結構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2 魏峰;大學生人格五因素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徐云知;近20年語感及語感教學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4 孫澤軍;說明文形式圖式閱讀策略訓練提高初中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李力;關于中國歌劇中音樂形象塑造的幾個問題[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蔡麗紅;當前中學生擇業(yè)心理調(diào)查及現(xiàn)狀分析[D];貴州師范大學;2001年
7 陳斐;語文教學信息加工的策略[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衛(wèi)華;反省與心理健康之關系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于海飛;辯證邏輯思維與中學物理教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范元玲;當代中國中小學音樂教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彤;;淺談音樂藝術的特殊性[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2 關潔;;淺析內(nèi)心聽覺與鋼琴演奏學習[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3 馬晨;;論音樂的文學品性[J];大舞臺;2011年08期
4 李娜;;中國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模式[J];民族藝術研究;2011年03期
5 鄭燕欣;;南陽漢畫像石中音樂藝術的美學特征[J];神州;2011年14期
6 黃曉萍;;淺談歌唱中的語言藝術[J];襄樊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7 徐亞辰;;聲樂演唱中的內(nèi)心聽覺[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林長華;;以耳代目趣話[J];科學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9 馬斌;;小探央視文藝對我國音樂藝術發(fā)展的影響[J];中國報業(yè);2011年12期
10 黃沛舜;;探析音樂中的藝術材料[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苗笛;;維也納音樂文化給哈爾濱音樂的啟示與思考[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三[C];2005年
2 謝建平;;淺談音樂藝術中情感表現(xiàn)的本質(zhì)與特殊性[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3 周海宏;;音樂欣賞課相關的美學、心理學問題分析(講座提綱)[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孫鵬;胡英華;;關于音樂藝術的特殊性問題[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宋慧琳;;高職院校音樂藝術教育研究與分析[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蘇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計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7 肖湛;許海;;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論音樂和其他藝術的區(qū)別[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余曉玲;;關于音樂教育的一點認識[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9 吳式鍇;;有關和聲專業(yè)課教學根基的思考[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10 郭曉雯;;想象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意義[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宋德松 通訊員 王印;天津首家音樂藝術專業(yè)市場落戶河東[N];天津日報;2009年
2 記者 宋德松 通訊員 董文哲;音樂藝術街“十一”前開街[N];天津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蔡萌;學音樂不一定都得當音樂家[N];中國文化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邱振剛;數(shù)字時代如何保護音樂版權[N];中國藝術報;2010年
5 王次p,
本文編號:185522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qiyueyz/185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