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論京族民歌曲調的藝術特色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1-04-13 10:16
<正>京族是一個跨境民族,16世紀初從越南陸續(xù)遷徙至中國廣西。京族雖為跨境民族,但其與中國相鄰,其中的調式與中國傳統(tǒng)調式關系緊密。京族哈節(jié)又稱唱哈節(jié),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是京族音樂的重要載體。京族作為南方人口最少的民族在被同化的同時仍需保留對自己本民族民歌、文化的認識與了解。京族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積累了多姿多彩且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格的京族民歌,
【文章來源】:民族音樂. 2020,(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京族民歌曲調藝術特色
(一)性格鮮明的節(jié)拍
1.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律動
2.重音后移
3.變換拍子
(二)民族調式與旋律手法
1.調式調性
2.旋律手法
(三)韻味裝飾音
1.滑音
2.倚音
3.波音
4.顫音
5.回音
6.吟音
7.應聲
8.尾音腔
(四)曲式結構
■京族曲調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保留原曲調特點,融合流行音樂創(chuàng)新
(二)賦予民歌曲調新內涵
(三)利用電視媒體及新媒體平臺
(四)與地方音樂教育相結合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中國京族民歌中的即興文化[J]. 黃志豪. 歌海. 2014(04)
[2]京族民歌研究[J]. 盧克剛. 歌海. 2010(05)
[3]京族民歌的音樂特征[J]. 王濤.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09(04)
[4]獨弦琴與京族民歌關系考[J]. 何洪. 藝術探索. 1988(02)
本文編號:3135112
【文章來源】:民族音樂. 2020,(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京族民歌曲調藝術特色
(一)性格鮮明的節(jié)拍
1.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律動
2.重音后移
3.變換拍子
(二)民族調式與旋律手法
1.調式調性
2.旋律手法
(三)韻味裝飾音
1.滑音
2.倚音
3.波音
4.顫音
5.回音
6.吟音
7.應聲
8.尾音腔
(四)曲式結構
■京族曲調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保留原曲調特點,融合流行音樂創(chuàng)新
(二)賦予民歌曲調新內涵
(三)利用電視媒體及新媒體平臺
(四)與地方音樂教育相結合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中國京族民歌中的即興文化[J]. 黃志豪. 歌海. 2014(04)
[2]京族民歌研究[J]. 盧克剛. 歌海. 2010(05)
[3]京族民歌的音樂特征[J]. 王濤.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09(04)
[4]獨弦琴與京族民歌關系考[J]. 何洪. 藝術探索. 1988(02)
本文編號:313511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13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