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域人文環(huán)境下東北秧歌手持道具的整理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1 12:57
東北秧歌作為東北地區(qū)極具地域特點的民間舞蹈,并且憑借著自身的獨特藝術魅力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傳承至今,得到了人們的青睞。研究東北秧歌的藝術特色正是需要在吉林地域人文大的歷史和環(huán)境背景之下進行深入地研究,而秧歌的藝術特性并非僅僅展現(xiàn)于其社會功能上,還體現(xiàn)于其手持道具的應用。手持道具的合理應用正是體現(xiàn)了東北地域的特色,以及人類通過自身不斷深入地探索與挖掘創(chuàng)新。本文將從四個部分進行闡述。第一部分是緒論部分。在緒論中主要是針對該課題研究的背景、意義、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相關搜集到的文獻內(nèi)容的整合。通過本部分的研究,能真正了解到該選題的前瞻性。第二部分是吉林地域人文環(huán)境下東北秧歌的發(fā)展概況。在這一部分分為了兩個小點,發(fā)展環(huán)境和文化特征。在這一部分中通過對東北秧歌的整體環(huán)境和發(fā)展情況進行了概述,為下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進行了鋪墊。第三部分則是整個課題研究的重點內(nèi)容,東北秧歌手持道具的表演性。在這一部分中將分為四個小點,手持道具的類型及特點、手持道具的藝術形態(tài)、手持道具與典型動作動律的關系、手持道具在人物塑造上的應用。第四部分是東北秧歌手持道具展現(xiàn)的審美價值。在這一部分中對前三個部分的總結(jié),又是闡釋了東北秧歌手...
【文章來源】:吉林藝術學院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緒論
第一章 吉林地域人文環(huán)境下東北秧歌的發(fā)展概況
第一節(jié) 發(fā)展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文化特征
第二章 東北秧歌手持道具的表演性
第一節(jié) 手持道具的類型及特點
第二節(jié) 手持道具的藝術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手持道具與典型動作動律的關系
第四節(jié) 手持道具在人物塑造上的應用
第三章 東北秧歌手持道具展現(xiàn)的審美價值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吉林滿族陳漢軍旗人的薩滿舞蹈藝術[J]. 鄭德.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8(01)
[2]淺析東北秧歌從民間到教材的演變——訪東北秧歌二老藝人戰(zhàn)肅容教授[J]. 劉馨蔓. 大眾文藝. 2015(21)
[3]陳漢軍旗薩滿文化與吉林旅游開發(fā)[J]. 王釗,曾亞玲,戴士權. 滿族研究. 2014(03)
[4]東北大秧歌民俗文化特點探究[J]. 王新新. 參花(下). 2014(09)
[5]地域性特征與東北秧歌舞蹈風格的形成[J]. 梁欣,徐波,張碧. 戲劇之家(上半月). 2014(04)
[6]東北秧歌生成的推進因素探析[J]. 肖振宇.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1)
[7]吉林烏拉陳漢軍薩滿祭祀神器概說[J]. 呂萍,丁寧. 滿語研究. 2013(02)
[8]東北秧歌舞蹈表演風格探析[J]. 宿珈毓. 神州. 2013(35)
[9]由地域文化看東北秧歌的風格特征[J]. 邱艷.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2(06)
[10]對東北秧歌舞蹈品格與藝術傳承的再審視[J]. 王桂霞,李秀云. 戲劇文學. 2012(05)
碩士論文
[1]東北秧歌繼承與發(fā)展的研究[D]. 尹小天.吉林藝術學院 2016
[2]扇子在漢族民間舞表演中的作用[D]. 張妍.北京舞蹈學院 2016
[3]陳漢軍旗薩滿祭祀研究[D]. 王成名.吉林大學 2007
[4]東北秧歌的審美文化透視[D]. 孟楠.暨南大學 2005
[5]“學院派”東北秧歌之文化形態(tài)研究[D]. 劉麗.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5
本文編號:2910566
【文章來源】:吉林藝術學院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緒論
第一章 吉林地域人文環(huán)境下東北秧歌的發(fā)展概況
第一節(jié) 發(fā)展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文化特征
第二章 東北秧歌手持道具的表演性
第一節(jié) 手持道具的類型及特點
第二節(jié) 手持道具的藝術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手持道具與典型動作動律的關系
第四節(jié) 手持道具在人物塑造上的應用
第三章 東北秧歌手持道具展現(xiàn)的審美價值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吉林滿族陳漢軍旗人的薩滿舞蹈藝術[J]. 鄭德.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8(01)
[2]淺析東北秧歌從民間到教材的演變——訪東北秧歌二老藝人戰(zhàn)肅容教授[J]. 劉馨蔓. 大眾文藝. 2015(21)
[3]陳漢軍旗薩滿文化與吉林旅游開發(fā)[J]. 王釗,曾亞玲,戴士權. 滿族研究. 2014(03)
[4]東北大秧歌民俗文化特點探究[J]. 王新新. 參花(下). 2014(09)
[5]地域性特征與東北秧歌舞蹈風格的形成[J]. 梁欣,徐波,張碧. 戲劇之家(上半月). 2014(04)
[6]東北秧歌生成的推進因素探析[J]. 肖振宇.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1)
[7]吉林烏拉陳漢軍薩滿祭祀神器概說[J]. 呂萍,丁寧. 滿語研究. 2013(02)
[8]東北秧歌舞蹈表演風格探析[J]. 宿珈毓. 神州. 2013(35)
[9]由地域文化看東北秧歌的風格特征[J]. 邱艷.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2(06)
[10]對東北秧歌舞蹈品格與藝術傳承的再審視[J]. 王桂霞,李秀云. 戲劇文學. 2012(05)
碩士論文
[1]東北秧歌繼承與發(fā)展的研究[D]. 尹小天.吉林藝術學院 2016
[2]扇子在漢族民間舞表演中的作用[D]. 張妍.北京舞蹈學院 2016
[3]陳漢軍旗薩滿祭祀研究[D]. 王成名.吉林大學 2007
[4]東北秧歌的審美文化透視[D]. 孟楠.暨南大學 2005
[5]“學院派”東北秧歌之文化形態(tài)研究[D]. 劉麗.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5
本文編號:291056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wdlw/29105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