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古文辭類纂》一則言談的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5-07-07 04:42
<正>我曾在為先父撰寫的詩傳《詩囚》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述:"父親小時候第一個啟蒙教師就是希白公(許商彝,我的曾祖父)。……希白公說:雅士讀《古文辭類纂》,俗人讀《古文觀止》。后來父親也對我們這樣說,這也許是桐城文脈的傳統(tǒng)吧。"1任職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嚴壽澂教授讀后,來函說他父親也是這樣對他講的。無獨有偶,后在網(wǎng)上看到李克強總理回憶他的老師李誠先生(桐城學者),記述了"文革"期間學校停課,他拿著一本《古文觀止》在讀,李誠對他說了應讀《古文辭類纂》同類的話。另,柳亞子的《自述》也說他兒時讀古文,其父要他讀梅曾亮的《古文辭略》,這是"從姚姬傳《古文辭類纂》中摘要的東西",而不是《古文觀止》,因其父是"諸杏廬太老師的學生"2?紕⒙暷尽锻┏俏膶W淵源考》,諸杏廬(福坤)"私淑桐城文學"。由此可見,這是當年很多讀書人的共識,至少是桐城讀書人的看法。倘做進一步思考,兩部選本的區(qū)別甚大,抽繹幾點,試為解讀。
【文章頁數(shù)】:3 頁
本文編號:4056517
【文章頁數(shù)】:3 頁
本文編號:405651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yishull/4056517.html
上一篇:英美文學中女性形象尊嚴與現(xiàn)實悲劇分析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