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標記“可不”“可不是”的形成及語用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8 22:02
在現(xiàn)代漢語中,話語標記“可不”“可不是”的語用功能是基本一致的。過去學界主要對兩者的歷時形成過程進行了探討,但對兩者形成的關(guān)系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對兩者的共時研究關(guān)注得也不多。本文在眾多語料的基礎(chǔ)上,分別考察了“可不”與“可不是”形成的歷時過程,梳理出兩者相通的三個關(guān)鍵階段,并且分析了兩者演變的動因、機制以及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共時層面上,從語用功能角度對其進行描寫與分類解釋,以期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話語標記“可不”“可不是”的歷時演變過程與共時狀態(tài)。全文主要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介紹了本文的研究對象、選題意義,概括了相關(guān)的研究狀況、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處。說明了本文采用的理論方法與語料來源。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首先考察了助動詞“可”與語氣副詞“可”的來源及其形成。其次,依據(jù)語料對“可不”進行歷時層面的考察,梳理出其形成過程的三個關(guān)鍵階段。最后,分析了“可不”的形成動因與機制。第三章以話語標記“可不是”為研究對象,首先考察了“可不是”的歷時演變階段及其形成的動因與機制。接著,概括總結(jié)了目前學界對“可不”與“可不是”兩者關(guān)系的不同觀點,闡述了本文對于兩者關(guān)系的看法,并且分析了相...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對象
1.2 選題意義
1.3 國內(nèi)外關(guān)于話語標記研究綜述
1.3.1 話語標記研究的發(fā)展
1.3.2 話語標記功能研究
1.3.3 話語標記的性質(zhì)與界定
1.4 學界關(guān)于“可不”“可不是”研究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4.1 “可不”研究情況及不足之處
1.4.2 “可不是”研究情況及不足之處
1.4.3 學界對于“可不”與“可不是”演變關(guān)系的認識
1.5 語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話語標記“可不”的歷時考察
2.1 助動詞“可”與語氣副詞“可”的來源及形成
2.2 話語標記“可不”的歷時演變
2.2.1 先秦時期——“可不”的孕育時期
2.2.2 漢至唐宋——“可不”的萌芽時期
2.2.3 元代——“可不”完成詞匯化
2.2.4 明清時期——話語標記“可不”的形成
2.3 話語標記“可不”形成的動因
2.3.1 主觀化與合作原則
2.3.2 經(jīng)濟原則
2.4 話語標記“可不”的形成機制
2.4.1 語境吸收
2.4.2 結(jié)構(gòu)重組
第三章 話語標記“可不是”的歷時考察
3.1 話語標記“可不是”的歷時演變
3.1.1 唐代——“可不是”的孕育時期
3.1.2 宋元時期——“可不是”的萌芽時期
3.1.3 清代——“可不是”的形成與發(fā)展
3.1.4 現(xiàn)代——“可不是”的進一步發(fā)展
3.2 話語標記“可不是”形成的動因
3.2.1 語用強調(diào)
3.2.2 經(jīng)濟原則
3.3 話語標記“可不是”形成的機制
3.3.1 語義結(jié)構(gòu)的變化
3.3.2 句法上的重新分析
3.3.3 語境推理及語義規(guī)約
3.4 “可不”與“可不是”的關(guān)系
3.4.1 學界對兩者形成關(guān)系的觀點
3.4.2 本文對兩者形成關(guān)系的觀點
3.4.3 “可不”與“可不是”的差異
第四章 話語標記“可不”“可不是”的話語功能
4.1 “可不(是)”的擬對話功能
4.2 “可不(是)”句法位置的分布特點
4.3 語篇組織功能
4.3.1 形式連貫功能
4.3.2 內(nèi)容預示功能
4.4 人際互動功能
4.4.1 增強肯定力度、突顯贊同態(tài)度
4.4.2 緩和消極性語用用意的力度
4.5 語境順應(yīng)功能
4.5.1 語言順應(yīng)
4.5.2 “可不(是)”的語境順應(yīng)功能
4.6 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話語標記“可不是”的歷時演變及成因[J]. 胡夢君,陳昌來. 海外華文教育. 2018(05)
[2]構(gòu)式“可不(是)”的話語標記功能及來源分析[J]. 代麗麗. 現(xiàn)代語文. 2018(05)
[3]“可不”來源考[J]. 王長武. 古漢語研究. 2017(03)
[4]肯定應(yīng)答語氣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研究——以“可也是”“可不是”為例[J]. 李瑛.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7(03)
[5]“可不”的詞匯化[J]. 陳佳佳.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16(04)
[6]再論話語銜接語“可不(是)”的形成與功能[J]. 樸珍玉. 語言研究集刊. 2014(01)
[7]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 闞明剛.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2(05)
[8]話語標記的性質(zhì)特征和定義[J]. 殷樹林. 外語學刊. 2012(03)
[9]論話語標記的形成[J]. 殷樹林.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2)
[10]漢語話語標記的類型及功能研究綜觀[J]. 孫利萍,方清明. 漢語學習. 2011(06)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句末語氣詞意義研究[D]. 金智妍.復旦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話語標記語“可不是”的話語功能研究[D]. 孫磊.河北師范大學 2013
[2]副詞“可”的功能及其來源和演變[D]. 張雪平.河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05759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對象
1.2 選題意義
1.3 國內(nèi)外關(guān)于話語標記研究綜述
1.3.1 話語標記研究的發(fā)展
1.3.2 話語標記功能研究
1.3.3 話語標記的性質(zhì)與界定
1.4 學界關(guān)于“可不”“可不是”研究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4.1 “可不”研究情況及不足之處
1.4.2 “可不是”研究情況及不足之處
1.4.3 學界對于“可不”與“可不是”演變關(guān)系的認識
1.5 語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話語標記“可不”的歷時考察
2.1 助動詞“可”與語氣副詞“可”的來源及形成
2.2 話語標記“可不”的歷時演變
2.2.1 先秦時期——“可不”的孕育時期
2.2.2 漢至唐宋——“可不”的萌芽時期
2.2.3 元代——“可不”完成詞匯化
2.2.4 明清時期——話語標記“可不”的形成
2.3 話語標記“可不”形成的動因
2.3.1 主觀化與合作原則
2.3.2 經(jīng)濟原則
2.4 話語標記“可不”的形成機制
2.4.1 語境吸收
2.4.2 結(jié)構(gòu)重組
第三章 話語標記“可不是”的歷時考察
3.1 話語標記“可不是”的歷時演變
3.1.1 唐代——“可不是”的孕育時期
3.1.2 宋元時期——“可不是”的萌芽時期
3.1.3 清代——“可不是”的形成與發(fā)展
3.1.4 現(xiàn)代——“可不是”的進一步發(fā)展
3.2 話語標記“可不是”形成的動因
3.2.1 語用強調(diào)
3.2.2 經(jīng)濟原則
3.3 話語標記“可不是”形成的機制
3.3.1 語義結(jié)構(gòu)的變化
3.3.2 句法上的重新分析
3.3.3 語境推理及語義規(guī)約
3.4 “可不”與“可不是”的關(guān)系
3.4.1 學界對兩者形成關(guān)系的觀點
3.4.2 本文對兩者形成關(guān)系的觀點
3.4.3 “可不”與“可不是”的差異
第四章 話語標記“可不”“可不是”的話語功能
4.1 “可不(是)”的擬對話功能
4.2 “可不(是)”句法位置的分布特點
4.3 語篇組織功能
4.3.1 形式連貫功能
4.3.2 內(nèi)容預示功能
4.4 人際互動功能
4.4.1 增強肯定力度、突顯贊同態(tài)度
4.4.2 緩和消極性語用用意的力度
4.5 語境順應(yīng)功能
4.5.1 語言順應(yīng)
4.5.2 “可不(是)”的語境順應(yīng)功能
4.6 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話語標記“可不是”的歷時演變及成因[J]. 胡夢君,陳昌來. 海外華文教育. 2018(05)
[2]構(gòu)式“可不(是)”的話語標記功能及來源分析[J]. 代麗麗. 現(xiàn)代語文. 2018(05)
[3]“可不”來源考[J]. 王長武. 古漢語研究. 2017(03)
[4]肯定應(yīng)答語氣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研究——以“可也是”“可不是”為例[J]. 李瑛.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7(03)
[5]“可不”的詞匯化[J]. 陳佳佳.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16(04)
[6]再論話語銜接語“可不(是)”的形成與功能[J]. 樸珍玉. 語言研究集刊. 2014(01)
[7]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 闞明剛.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2(05)
[8]話語標記的性質(zhì)特征和定義[J]. 殷樹林. 外語學刊. 2012(03)
[9]論話語標記的形成[J]. 殷樹林.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2)
[10]漢語話語標記的類型及功能研究綜觀[J]. 孫利萍,方清明. 漢語學習. 2011(06)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句末語氣詞意義研究[D]. 金智妍.復旦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話語標記語“可不是”的話語功能研究[D]. 孫磊.河北師范大學 2013
[2]副詞“可”的功能及其來源和演變[D]. 張雪平.河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0575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yuyanxuelw/290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