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紋伊蚊對不同滴度登革病毒或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相繼感染的易感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18:28
背景:登革病毒(DENV)和寨卡病毒(ZIKV)是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的單鏈正股RNA病毒,主要由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通過叮咬宿主時經過唾液進入宿主血液或皮膚組織進行傳播。由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在全球的分布廣泛,使得登革病毒的感染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蚊媒病毒性傳染病。登革病毒感染人體后可能經3-7天的內潛伏期后出現臨床癥狀,而有一些感染者在整個病程中不表現出典型的臨床癥狀而成為隱性感染者,導致登革病毒的防控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2016年南美地區(qū)大爆發(fā)的寨卡病毒感染,所引發(fā)的新生兒小頭畸形等臨床癥狀更是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和討論。根據病毒流行病學的相關分析發(fā)現,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有著相似的流行趨勢,很多地區(qū)都存在著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流行區(qū)域重疊的情況,目前在多地區(qū)都發(fā)現了野生的伊蚊體內同時存在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因此,研究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與宿主或病毒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現象和機制,對于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的防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方法:1、本研究查找了全世界范圍內與登革病毒感染有關的病例報道文獻,試圖探究登革病毒感染者血液內病毒血癥的變化規(guī)律;結合了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即廣州市傳染病醫(yī)院2...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3不同處理組白紋伊蚊各組織中病毒的免疫熒光定位??
圖2-2轉錄組測序流程圖??Fig?2-2?The?procedure?of?transcriptome?sequencing??3.6收集并統(tǒng)計臨床有癥狀DENV感染者病程內血液中DENV載量??本研究關于DENV感染者臨床相關數據的獲取由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張富??春教授及趙令齋博士研究提供。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了這項研??宄,所有患者都簽署了知情同意書。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住院的登革病毒感染者全部納入本研宄。登革病毒感染者的診斷符合??2〇〇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登革熱診斷,治療,預防和控制指南。納入標準是通過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確定的陽性DENVRNA的患者,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測試確定DENVNS1或特異性IgM抗體。通過使用沒有??抗凝血劑的真空采血管將患者血液收集至管中獲得血液樣本,室溫離心進行血??清分離,收集3-5?ml血清樣本用于登革病毒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宄共納入感??染者患病期間就診于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的1268名患者。平均年齡為以歲??
4.結果??4.1分析臨床有癥狀DENV感染者病程內血液中DENV載量變化??病毒載量的動力學和具有陽性DENVRNA的患者的百分比顯示在圖2-3中,??圖表由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趙令齋博士整理繪制。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載量隨著??疾病的恢復而逐漸降低。DENV?RNA陽性患者的百分比也從第1天的100%下??降到癥狀發(fā)作后第12天的23.53%。從登革病毒感染者的登革病毒血癥動力學??推斷,在第一個發(fā)熱日,觀察到的最大病毒載量均丨f[可高達l()xcopies/ml?(圖??2-3b)。隨著發(fā)燒時間的持續(xù),病毒載量逐漸減少。在第10個發(fā)燒日后,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載量可降至103?copies?/?ml。??iooj????1?80?^??|??-???11?60-??i"?.?n40??&?20?M?1??4?4?i?“?“?“?i?rm?c?°。1:3?上匕7?8?9?10?u?12??A?after?farer?onset??12??i:??i?■?jt?i?Detecticii?ferA??B〇1i-?3——7?8?9?10?n-12??圖2-3登革病毒感染者病毒陽性率、發(fā)熱率、血液中病毒滴度在病程中的變化(由趙令齋??博士整理提供)??27??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
[1]登革病毒基因變異、病毒載量及機體固有免疫與登革熱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D]. 趙令齋.廣州醫(yī)科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896474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3不同處理組白紋伊蚊各組織中病毒的免疫熒光定位??
圖2-2轉錄組測序流程圖??Fig?2-2?The?procedure?of?transcriptome?sequencing??3.6收集并統(tǒng)計臨床有癥狀DENV感染者病程內血液中DENV載量??本研究關于DENV感染者臨床相關數據的獲取由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張富??春教授及趙令齋博士研究提供。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了這項研??宄,所有患者都簽署了知情同意書。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住院的登革病毒感染者全部納入本研宄。登革病毒感染者的診斷符合??2〇〇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登革熱診斷,治療,預防和控制指南。納入標準是通過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確定的陽性DENVRNA的患者,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測試確定DENVNS1或特異性IgM抗體。通過使用沒有??抗凝血劑的真空采血管將患者血液收集至管中獲得血液樣本,室溫離心進行血??清分離,收集3-5?ml血清樣本用于登革病毒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宄共納入感??染者患病期間就診于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的1268名患者。平均年齡為以歲??
4.結果??4.1分析臨床有癥狀DENV感染者病程內血液中DENV載量變化??病毒載量的動力學和具有陽性DENVRNA的患者的百分比顯示在圖2-3中,??圖表由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趙令齋博士整理繪制。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載量隨著??疾病的恢復而逐漸降低。DENV?RNA陽性患者的百分比也從第1天的100%下??降到癥狀發(fā)作后第12天的23.53%。從登革病毒感染者的登革病毒血癥動力學??推斷,在第一個發(fā)熱日,觀察到的最大病毒載量均丨f[可高達l()xcopies/ml?(圖??2-3b)。隨著發(fā)燒時間的持續(xù),病毒載量逐漸減少。在第10個發(fā)燒日后,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載量可降至103?copies?/?ml。??iooj????1?80?^??|??-???11?60-??i"?.?n40??&?20?M?1??4?4?i?“?“?“?i?rm?c?°。1:3?上匕7?8?9?10?u?12??A?after?farer?onset??12??i:??i?■?jt?i?Detecticii?ferA??B〇1i-?3——7?8?9?10?n-12??圖2-3登革病毒感染者病毒陽性率、發(fā)熱率、血液中病毒滴度在病程中的變化(由趙令齋??博士整理提供)??27??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
[1]登革病毒基因變異、病毒載量及機體固有免疫與登革熱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D]. 趙令齋.廣州醫(yī)科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89647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8964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