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鴨感染Ⅰ群禽腺病毒4型的致病及防治研究
[Abstract]:In June 2016,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sudden death, pericardial fluid accumulation and liver necrosis occurred in a duck farm in Shandong Province at the age of 25. The mortality rate was as high as 40%. Throug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bined with PCR detection, duck adenovirus detection, chicken embryo subculture, hemagglutination test, SPF chicken regression test and PCR serotyping analysis, etc. The disease was diagnosed as caused by group I avian adenoviral type 4 (FAdV-4) infec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disease, the superimmunized yolk antibody was first injected to treat the disease. Although it played an active therapeutic rol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disease recurred and the number of deaths increased after the protective period, and the liver tissue of the infected duck was collected and ground and inactivated. Tissue inactivated vaccine was prepared and emergency immuniz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disease was finally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dV-4 infection in the duck farm led to pericardial hydrops syndrome in ducks, and emergency immunization with inactivated homologous tissue vaccine w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event and cure the disease.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動物醫(yī)學學院;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yī)研究院;中英禽病國際研究中心;
【基金】:山東省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家禽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SDAIT-11-16)
【分類號】:S858.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生慧,畢正艷;滇麻鴨選育觀測初報[J];云南畜牧獸醫(yī);2004年04期
2 高金閣;;麻鴨的放養(yǎng)技術[J];家禽;1985年01期
3 侯學云;冬春季麻鴨旱養(yǎng)產(chǎn)蛋多[J];中國畜牧雜志;1987年01期
4 柯怡;麻鴨急性肉毒中毒的調查與診治[J];中國獸醫(yī)雜志;1987年10期
5 高舉;優(yōu)質瘦肉型麻鴨飼養(yǎng)要點[J];河南科技;2002年10期
6 高舉;優(yōu)質瘦肉型麻鴨飼養(yǎng)要點[J];農(nóng)村實用科技信息;2002年06期
7 夏元友,方亞;麻旺麻鴨[J];畜牧市場;2004年08期
8 吳其仁,吳新花;稻田生態(tài)養(yǎng)殖麻鴨技術[J];家禽科學;2005年08期
9 王榮林;;群養(yǎng)雛麻鴨關鍵做到五要[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06年10期
10 李群;;新邵麻鴨[J];湖南農(nóng)業(yè);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任貴福;鄭迎春;丁小勇;趙建偉;;一起因吞食“鐵皮釘”致麻鴨死亡病例分析[A];2009新華杯迎國慶60周年畜牧獸醫(yī)科技論文集[C];2009年
2 蔡江;陳喜斌;齊德生;;0-2周齡麻鴨蛋白質和能量需要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陳斌;程安春;汪銘書;余勇;唐瓊;石謙;張東;彭健康;陳海濱;;麻鴨α干擾素基因克隆與序列分析[A];第三屆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曲湘勇;何俊;王現(xiàn)盟;唐義元;;新邵麻鴨不同性別體重生長曲線的研究[A];安全優(yōu)質的家禽生產(chǎn)——第十五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宋衛(wèi)濤;宋遲;朱文奇;徐文娟;韓威;李慧芳;;利用微衛(wèi)星和線粒體標記分析我國地方鴨品種系統(tǒng)進化[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禽學分會第九次代表會議暨第十六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3年
6 俞欽明;李欣鈺;金相云;何嬌嬌;陳昌義;蘭旅濤;;大余麻鴨的體尺性狀指標與體重的主成分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禽學分會第九次代表會議暨第十六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3年
7 李桂明;曹頂國;雷秋霞;黃保華;韓海霞;李福偉;周艷;武彬;;放養(yǎng)與舍飼條件下微山麻鴨蛋品質的比較研究[A];安全優(yōu)質的家禽生產(chǎn)——第十五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8 王爽;張罕星;陳偉;阮棟;王勝林;林映才;;不同鈣源及粒度對龍巖麻鴨產(chǎn)蛋性能、蛋品質及蛋殼超微結構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第十一次全國動物營養(yǎng)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9 楊軍;唐登華;羅家琴;楊玉瑩;羅靜波;彭本英;劉春華;;荊江麻鴨GH基因第4外顯子序列多態(tài)性及其與屠體性狀的關聯(lián)研究[A];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阮棟;張罕星;陳偉;王爽;王勝林;林映才;;菜粕添加水平對高峰期麻鴨產(chǎn)蛋性能、蛋品質、風味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王文;縉云60萬羽麻鴨“遷居”[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劉瑾 通訊員 陸以恒 鄭子輝 鄒皆振;微山湖麻鴨:興生態(tài)養(yǎng)殖 鑄綠色品牌[N];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3 成日至;如何識別高、低產(chǎn)鴨[N];中國畜牧報;2002年
4 王曉峰;專家指出:南方水禽開發(fā)利用要有針對性[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12年
5 通訊員 陸以恒 鄭子輝 鄒皆振;微山生態(tài)養(yǎng)殖鑄綠色品牌[N];濟寧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雷;鴨坦布蘇病毒對麻鴨致病性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3年
2 蔡江;麻羽肉鴨能量和粗蛋白質適宜水平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3 李京;氨茶堿在麻鴨體內藥動學及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49631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dongwuyixue/249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