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加益智片與鹽酸多奈哌齊片隨機平行對照治療老年性癡呆(AD)(腎精虧虛型
本文關鍵詞:蓉加益智片與鹽酸多奈哌齊片隨機平行對照治療老年性癡呆(AD)(腎精虧虛型)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北醫(yī)科大學》 2015年
蓉加益智片與鹽酸多奈哌齊片隨機平行對照治療老年性癡呆(AD)(腎精虧虛型)臨床研究
李彩云
【摘要】:老年性癡呆,又名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持續(xù)不間斷的認知功能障礙以及記憶能力受損為特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且病因、發(fā)病機制復雜,目前尚無可靠的治療藥物。目的:本研究在中醫(yī)絡病理論指導下,基于AD“腎精虧虛,絡瘀神癡”的主要病機,以“益腎填精,通絡益智”為主要功效的純中藥制劑蓉加益智片治療AD,觀察蓉加益智片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隨機、陽性藥平行對照的臨床試驗設計方法,符合條件的104例AD患者,按隨機方法分為治療組與陽性藥組,每組52例。陽性藥組給予鹽酸多奈哌齊片,5mg/次,每晚1次;治療組給予蓉加益智片,1.8g/次,每日3次。分別在治療前、治療90天、180天進行阿爾茨海默病評定量表-認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ADAS-cog)評分、中醫(yī)證候評分、臨床癥狀計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評分、安全性指標檢查。結果:1兩組患者ADAS-cog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ADAS-cog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組與陽性藥組分別與治療前比較,ADAS-cog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或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在治療90天、180天時,治療組患者ADAS-cog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2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治療90天時,陽性藥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為38.46%,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為80.77%,明顯優(yōu)于陽性藥組(P0.01);治療180天時,陽性藥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為51.92%,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為90.38%,明顯優(yōu)于陽性藥組(P0.01)。3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計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記憶減退、思維遲鈍、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倦怠嗜臥、夜尿頻數癥狀計分無明顯差異(P0.05);與治療前比較,陽性藥組患者治療90天、180天時,記憶減退、思維遲鈍、夜尿頻數計分明顯降低(P0.05或P0.01);治療組患者治療90天、180天時,記憶減退、思維遲鈍、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倦怠嗜臥、夜尿頻數癥狀計分明顯降低(P0.05或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治療組患者在治療90天、180天時記憶減退、思維遲鈍、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倦怠嗜臥、夜尿頻數癥狀計分明顯降低(P0.05或P0.01)。4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兩組治療前ADL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90天、180天分別較治療前ADL評分明顯下降(P0.05或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治療90天、180天時,治療組患者ADL評分明顯下降(P0.01)。5安全性指標觀察治療組患者治療期間未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無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亦未見皮疹等過敏反應出現。陽性藥組患者治療期間有6例患者治療初期有輕度惡心,腹瀉癥狀,但癥狀輕微,繼續(xù)用藥后消失,5例輕度睡眠障礙,繼續(xù)用藥后消失,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亦未見過敏反應。兩組患者治療期間體溫、心率、呼吸、血壓等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變化。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尿﹑便常規(guī)及心電圖,肝﹑腎功能,血糖均未發(fā)現明顯異常。結論:以絡病理論為指導治療AD而研發(fā)的純中藥制劑蓉加益智片具有“補腎填精,通絡益智”之功效,治療AD臨床結果顯示:中醫(yī)證候改善的總有效率為90.38%,能明顯降低AD患者ADAS-cog積分及ADL積分,改善AD患者的認知功能日常行為能力;能明顯改善AD患者腎精虧虛證候,改善AD患者的記憶減退,思維遲鈍,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倦怠思臥,夜尿頻數等中醫(yī)臨床癥狀,是治療AD的有效藥物。蓉加益智片治療AD過程中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出現,具有較好的安全性。為臨床廣泛應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9.1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徐珊;;通竅活血湯加減治療老年性癡呆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4年05期
2 郭忠偉;陳杏麗;邢葆平;羅科學;;補腎益髓湯聯合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老年性癡呆30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1年10期
3 胡起超;于濤;韓景獻;;老年性癡呆中醫(yī)證候及病因病機探析[J];陜西中醫(yī);2010年05期
4 吳以嶺;;中醫(yī)絡病學說與三維立體網絡系統(tǒng)[J];中醫(yī)雜志;2003年06期
5 吳以嶺;;氣絡—NEI網絡相關性探析[J];中醫(yī)雜志;2005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茹海港;;論血絡重建導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2 陳勁松;戴虹;;冠心病心絞痛中醫(yī)辨證治療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yī)藥;2009年09期
3 張俊龍;郭蕾;于曉強;;基于臨床實踐的中醫(yī)學神的詮釋思路[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年07期
4 崔一鳴;周斌;;慢性萎縮性胃炎寒濕入絡病機探討[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年05期
5 王來寶;胡愛香;王明生;洪衡;閆德春;;通心絡膠囊與硫氮唑酮治療心臟X綜合征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6年03期
6 代國方;楊素娟;;通心絡膠囊干預冠心病PCI術后再狹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1年09期
7 沈思鈺;張永文;姚茹冰;董曉蕾;郭郡浩;胡兵;趙凌杰;蔡輝;;中醫(yī)絡病理論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危象的證治關系[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8 李月娟;毛靜遠;;冠心病中醫(yī)證侯特點的研究進展[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年07期
9 嵇明月;王玲玲;姜勁峰;周小云;馬明云;;溫和灸對高脂血癥大鼠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年08期
10 鐘起誠;陳金蓮;;應用絡病理論探討系統(tǒng)性硬皮病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J];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2013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建春;韓鸚贏;成海燕;聶坤;張雪竹;趙嵐;闞伯紅;賈玉潔;韓景獻;;“益氣調血,扶本培元”針法腧穴配伍思想探微[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2 賈振華;吳以嶺;;中醫(yī)絡病理論指導外感溫病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3 吳銀根;張?zhí)灬?;絡病理論指導肺纖維化中醫(yī)治療探討[A];第七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呼吸病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二)[C];2004年
4 蔣富斌;;運用絡病理論探討系統(tǒng)性硬皮病診治[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強直性脊柱炎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沈思鈺;;中醫(yī)絡病理論與神經精神狼瘡相關性的探討與分析[A];第九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虛證與老年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茅曉;;中醫(yī)理論的整合勢在必行[A];第十一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第十屆全國易學與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袁國強;賈振華;吳以嶺;;從絡病理論論治惡性腫瘤[A];2009年首屆全國中西醫(yī)腫瘤博士及中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鄭景輝;袁肇凱;李勇華;王麗萍;簡維雄;黃獻平;;心血瘀阻證微環(huán)境的背景研究[A];全國第十一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賈振華;吳以嶺;;中醫(yī)絡病理論指導外感溫病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22分會場——“中醫(yī)藥在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吳以嶺;;中藥周絡通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實驗研究[A];第八次全國中醫(yī)糖尿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景輝;心血瘀阻證心肌微環(huán)境變化及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的影響[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魏聰;基于代謝組學的絡氣虛滯/郁滯證候病生理基礎及通絡干預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陳云;論肺絡[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向楠;“瘀血生風”假說檢驗[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龍子弋;基于證候要素的癡呆證候分型量表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6 廖秀蓮;針刺治療中風偏癱的臨床回顧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7 白亞玲;高糖對足細胞產生MMP9的影響及腎絡通的調節(jié)作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王繼明;肌萎靈注射液對運動神經元病神經保護作用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9 吳正國;通心絡對實驗性腦缺血保護作用的理論探討和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高懷林;血管內皮功能障礙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的建立與絡氣虛滯型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的病理生理機制及通絡藥物干預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丹;泰利心膠囊治療胸痹(冠心病心絞痛)心血瘀阻證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李雅潔;基礎病變對Aβ注射致小鼠癡呆成模的影響及不同治法方藥的比較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閆楊楊;清開靈注射液對大鼠缺血性腦損傷時巨噬細胞趨化因子-1β的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陽秋良;通絡方劑對糖尿病大鼠腎臟P38MAPK-FN通路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5 周迪蘇;通冠膠囊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纖溶系統(tǒng)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周忠科;百歲老人的證候及相關調查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韓建科;通絡干預對過勞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的保護作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常麗萍;通心絡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微血管新生及其代償作用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王文龍;絡病學理論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中的應用[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10 劉兆崇;基于因子分析的老年性癡呆的中醫(yī)辨證規(guī)律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燕,王宏偉;老年性癡呆的中醫(yī)辨治[J];甘肅中醫(yī);2004年02期
2 張振東;吳蘭芳;景永帥;楊娟;;黨參多糖對小鼠學習記憶作用研究[J];山地農業(yè)生物學報;2010年03期
3 崔德芝;張恭新;朱振鐸;;老年性癡呆的中醫(yī)理論探討[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6年10期
4 楊蘭;老年性癡呆發(fā)病機理及診治初探[J];陜西中醫(yī);1997年04期
5 孫景波,華榮,曹曉菊;老年性癡呆病中醫(yī)病機探討[J];陜西中醫(yī);2000年02期
6 吳曉青;;何首烏化學成分與藥理活性的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年01期
7 夏慶華;路千里;;熟地黃藥理研究進展[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8 楊金泉;何海波;;黃芪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年02期
9 謝蜀生;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理論的意義[J];醫(yī)學與哲學;1994年08期
10 吳以嶺;;中醫(yī)絡病學說與三維立體網絡系統(tǒng)[J];中醫(yī)雜志;2003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曉紅,王蔭華;輕度認知功能損害——AD的極早期階段?[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2年06期
2 金蓉,柴云生,賈國英,劉桂榮;聲學密度定量分析技術(AD)在心肌梗塞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2年06期
3 別曼;;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在AD中的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年05期
4 吳云明,胡剛;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對AD大鼠的實驗治療學研究[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5 王瑞婷;張建新;董雅潔;;黃芩莖葉總黃酮對AD大鼠模型海馬神經元超微結構的影響及抗氧化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年07期
6 劉小康,包定元;新蒽環(huán)類抗腫瘤化合物AD─89對DNA的作用機理研究[J];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7 張玥;羅俊;黃能慧;張小毅;;靈芝三萜類化合物對AD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總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年09期
8 錢之玉,何玲;AD藥物研發(fā)面面觀[J];中國處方藥;2002年08期
9 保志軍;竺越;陸佩芳;馬永興;;衰老與AD同時平行研究的重要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11期
10 楊志孝,鄧文,安蔚,王秀麗,賈佳;AD鈣鹽中維生素A的測定方法研究[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譚琦;羅曉燕;向娟;王華;;誤診為AD的先天性無丙種球蛋白血癥1例[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梁磊;羌金鳳;沈茗茗;;AD型特殊單立管排水系統(tǒng)在超高層民用建筑中的應用[A];全國給水排水技術信息網41屆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3 廖勇梅;陳達燦;陳德宇;;培土清心方對AD患者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影響的研究[A];2008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鄔偉;楊景全;黃健康;王小同;鄭國慶;張昱;;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AD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機制[A];2008年浙江省神經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孫臣友;王均明;;Allopregnanolone增加轉基因AD小鼠黑質多巴胺神經元的數目及其機制[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6 杜艷軍;孫國杰;劉靜;閆慶軍;王述菊;;艾灸預刺激對AD大鼠細胞周期調節(jié)因子CyclinA,p21/cip的影響[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7 張平;張本恕;;BDNF修飾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AD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孫夢超;原媛;俞熹;;基于AD卡和LabVIEW軟件的計算機實測物理實驗[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9 周如倩;林水淼;;中藥參銀口服液對輕度認知功能損害(MCI)患者的臨床療效及降低MCI阿爾茨海默病(AD)轉化率研究[A];2008年全國抗衰老與老年癡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閆云鵬;章雪挺;劉敬彪;;基于24位AD的鉑電阻海水測溫系統(tǒng)[A];浙江省電子學會2013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Nathan Jessop 翻譯 王迪;[N];醫(yī)藥經濟報;2012年
2 路紅霞;[N];醫(yī)藥經濟報;2013年
3 樂天 編譯;[N];計算機世界;2010年
4 仲治國;[N];電腦報;2004年
5 王華逸 鄒宇;[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2年
6 徐錚奎;[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7 方維;[N];醫(yī)藥經濟報;2008年
8 申濤 鄒宇;[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張曉雷;加減地黃飲子治療阿爾茨海默型癡呆(AD)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2 董曉華;蛇床子素對AD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李振國;AD大鼠淀粉樣蛋白前體裂解酶的改變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4 羅紅波;二苯乙烯苷對AD鼠內質網應激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5 嚴家川;煙堿對AD大鼠認知功能障礙的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齊桓;Ad介導G250基因轉染DC激活免疫效應細胞治療腎癌的實驗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娟;白藜蘆醇對健康及記憶獲得障礙和AD小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改善作用[D];泰山醫(yī)學院;2014年
2 李彩云;蓉加益智片與鹽酸多奈哌齊片隨機平行對照治療老年性癡呆(AD)(腎精虧虛型)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李荷君;腸源性內毒素血癥對AD患者APP、PS1、BACE表達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孫偉舉;利用AD線蟲模型研究蝦青素對Aβ毒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程寶;白藜蘆醇類似物的設計、合成及抗AD活性研究[D];廣東藥學院;2015年
6 馬志偉;醛糖還原酶抑制劑改善鏈脲佐菌素引起的AD樣病變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王茂松;AD商貿集團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8 冀俊虎;紅景天對AD大鼠行為學和腦組織抗氧化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劉若蘭;艾灸預刺激對AD大鼠海馬14-3-3蛋白及神經元細胞凋亡的影響[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10 王志華;高膽固醇飲食誘發(fā)去卵巢兔AD樣病理學變化及植物雌激素的保護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蓉加益智片與鹽酸多奈哌齊片隨機平行對照治療老年性癡呆(AD)(腎精虧虛型)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814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jsb/19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