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結石與腸道菌群關系的探索
發(fā)布時間:2021-01-18 04:02
第一部分:明確泌尿系結石與腸道菌群的相關性目的:明確泌尿系結石與腸道菌群的關系,方法:1.收集臨床上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泌尿系結石患者的糞便樣本做實驗組,骨科病人無泌尿系結石病史患者糞便樣本做對照組,行16s測序,分析兩者菌群譜的差異。后低溫保存,實驗時取出標本,分別溶于水中,取上清液作為實驗備用。2.以1%乙二醇飲水行泌尿系結石造模。造模的同時,分別對小鼠灌胃糞便三周。分組,飼喂小鼠不同成分水(1.結石成分水+人結石便;2.結石成分水+小鼠糞便;3.結石成分水+人正常便;4.結石成分水+生理鹽水)四周。3.解剖并切片觀察小鼠腎臟中腎小管中結晶生成數(shù)量,求出與視野中觀察到的腎小管總數(shù)的比值,分類匯總,求取各組平均值,計算差異性。結果:1.泌尿系結石患者的腸道菌群較普通人群具有差異性,不管是菌群豐度還是菌群譜。相比正常對照,結石病人的菌群豐度明顯降低。擬桿菌和放線菌的比例在結石病人中明顯增加。2.小鼠模型中實驗照組(結石水+結石患者便)泌尿系結石發(fā)生率為0.18%;遠遠高于結石水+鼠便組的0.09%,結石水+正常人便組的0.08%,結石水+生理鹽水組的0.05%(p<0...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參考文獻
第一部分 明確泌尿系結石與腸道菌群的相關性
引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分析結石患者腸道菌群的種類
引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參考文獻
全文總結
不足與展望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主要縮略詞表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ole of the normal gut microbiota[J]. Sai Manasa Jandhyala,Rupjyoti Talukdar,Chivkula Subramanyam,Harish Vuyyuru,Mitnala Sasikala,D Nageshwar Redd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5(29)
[2]2011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出版發(fā)行[J]. 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1(03)
本文編號:2984234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參考文獻
第一部分 明確泌尿系結石與腸道菌群的相關性
引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分析結石患者腸道菌群的種類
引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參考文獻
全文總結
不足與展望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主要縮略詞表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ole of the normal gut microbiota[J]. Sai Manasa Jandhyala,Rupjyoti Talukdar,Chivkula Subramanyam,Harish Vuyyuru,Mitnala Sasikala,D Nageshwar Redd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5(29)
[2]2011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出版發(fā)行[J]. 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1(03)
本文編號:298423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mjlw/29842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