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鞭毛蛋白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致病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4-15 03:49
背景和目的 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1BD)包括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其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目前仍不清楚,大部分學者認為其發(fā)病機制涉及腸粘膜免疫調節(jié)異常、持續(xù)腸道感染、腸粘膜屏障缺損、遺傳和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其中腸道菌群因素已成為目前研究熱點之一。 轉基因或者基因敲除方法造成免疫缺陷的IBD動物模型,在腸道無菌環(huán)境下不會發(fā)生腸道炎癥,但如果重新恢復腸道菌群,則可出現(xiàn)腸道炎癥,提示腸道菌群成分的存在參與IBD的致病。 目前國外有報道認為鞭毛蛋白是存在于細菌表面的絡合物的重要分子組成成分,對粘附能力和活力起著重要作用,哺乳動物體內的Toll樣受體5(TLR5)可以識別細菌鞭毛蛋白,介導機體產生一系列炎癥免疫反應。目前國內尚無相關研究。本實驗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UC患者腸粘膜細菌鞭毛蛋白的表達和通過ELISA方法檢測UC患者外周血中細菌鞭毛蛋白抗體的含量,來探討細菌鞭毛蛋白在UC致病中的作用,為進一步明確IBD的病因提供新的思路。應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抗...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部分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40026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部分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4002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xiaohjib/4040026.html
上一篇: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