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3Aa殺蜚蠊的作用與機制及其生防工程菌的構建和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5-03-15 06:18
蜚蠊是“四害”之一,可通過攜帶的病原菌威脅人類的健康。目前針對蜚蠊的主要防制手段為化學防制,但化學殺蟲劑表現(xiàn)出抗藥性、害蟲的再猖獗和殺蟲劑的殘毒三大問題。生物防制具有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可自然傳播、對害蟲具有的一定的選擇性和無污染等優(yōu)點。蘇云金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可在營養(yǎng)生長階段分泌一類新型殺蟲毒蛋白—營養(yǎng)期殺蟲蛋白(Vips),由于少見耐藥性報道是一種有潛力的殺蟲蛋白,目前尚未見Vip3Aa蛋白在蜚蠊防制中的相關報道。在殺鱗翅目昆蟲的機制中,Vip3Aa蛋白可被昆蟲中腸蛋白酶切除N端序列形成活性蛋白;钚缘鞍纂S后穿過圍食膜,與中腸上皮細胞頂膜受體結合,導致中腸上皮細胞形成孔洞,最終導致昆蟲死亡。N端序列對Vip3A蛋白活性的影響在不同昆蟲中存在顯著差異。目前針對Vip3Aa殺蟲研究仍然處于針對其殺蟲機理的研究,而缺乏對其相關分子機制的研究。在生物防制領域,由于蛋白質不穩(wěn)定的特性,毒力蛋白一般通過構建轉基因作物和微生物發(fā)揮使用功能。本研究中從Bt菌株中擴增獲得vip3Aa基因,并設計新型N端截短vip3Aa基因(j-vip3Aa),通過原核表達系統(tǒng)成功制...
【文章頁數(shù)】:14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 Vip3Aa和J-Vip3Aa蛋白的原核表達
2.1 實驗材料
2.2 實驗方法
2.3 結果
2.4 討論
2.5 小結
第三章 Vip3Aa殺蜚蠊活性分析
3.1 實驗材料
3.2 實驗方法
3.3 結果
3.4 討論
3.5 小結
第四章 美洲大蠊取食Vip3Aa蛋白中腸轉錄組學研究
4.1 實驗材料
4.2 實驗方法
4.3 結果
4.4 討論
4.5 小結
第五章 轉vip3Aa基因蜚蠊生防菌的構建和評價
5.1 實驗材料
5.2 實驗方法
5.3 實驗結果
5.4 討論
5.5 小結
參考文獻
全文總結
研究展望
縮寫詞簡表
致謝
成果
本文編號:4035296
【文章頁數(shù)】:14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 Vip3Aa和J-Vip3Aa蛋白的原核表達
2.1 實驗材料
2.2 實驗方法
2.3 結果
2.4 討論
2.5 小結
第三章 Vip3Aa殺蜚蠊活性分析
3.1 實驗材料
3.2 實驗方法
3.3 結果
3.4 討論
3.5 小結
第四章 美洲大蠊取食Vip3Aa蛋白中腸轉錄組學研究
4.1 實驗材料
4.2 實驗方法
4.3 結果
4.4 討論
4.5 小結
第五章 轉vip3Aa基因蜚蠊生防菌的構建和評價
5.1 實驗材料
5.2 實驗方法
5.3 實驗結果
5.4 討論
5.5 小結
參考文獻
全文總結
研究展望
縮寫詞簡表
致謝
成果
本文編號:403529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40352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