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β射線皮膚損傷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中Ang1及其受體Tie2的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5-07-03 04:59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β射線皮膚損傷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其受體(Tie2)表達的動態(tài)變化,為深入探討急性β射線皮膚損傷創(chuàng)面難愈合的機制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雄性SD清潔級大鼠54只,隨機分為3組。照射組,n=24,直線加速器產(chǎn)生β射線(45Gy)單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膚40mmx40mm,建立急性β射線皮膚損傷模型;燒傷組,n=24,將直徑30 mm銅柱于100°沸水中放置15分鐘,取出后在無外界壓力下置于大鼠臀部皮膚8秒,建立深Ⅱ°熱燒傷模型;對照組,n=6,正常大鼠。取不同時期創(chuàng)面皮膚組織,采用免疫組織化學(SP法)及原位逆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等方法,檢測不同時相點各組大鼠創(chuàng)面組織中Ang1/Tie2和Ang1mRNA/Tie2 mRNA的表達。 結(jié)果:①免疫組化顯示正常大鼠皮膚中Ang1、Tie2積分吸光度(A)值低表達;②照射組大鼠傷后1~5周Ang1的積分吸光度(A)值為0.130±0.012、0.170±0.013、0.192±0.072、0.213±0.061、0.225±0.0122;燒傷組傷后1~5周Ang...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5809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西門子PRIMUS直線加速器
圖2大鼠β射線照射模型建立
圖3大鼠燒傷后即刻創(chuàng)面
圖3大鼠燒傷后即刻創(chuàng)面圖4照射后5周創(chuàng)面未愈合圖5照射后2周(HE×100)圖6燒傷后2周(HE×100)
圖4照射后5周創(chuàng)面未愈合
圖3大鼠燒傷后即刻創(chuàng)面圖4照射后5周創(chuàng)面未愈合圖5照射后2周(HE×100)圖6燒傷后2周(HE×100)
本文編號:405580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yundongyixue/4055809.html
上一篇:64-DSCTCA掃描技術(shù)對冠狀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分析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