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詮釋學的方法論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0-04-02 03:17
【摘要】:本文認為伽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盡管無意識去進行理解方法論的建設(shè),理論卻包含著豐富的方法論意義。哲學詮釋學視域下的藝術(shù)經(jīng)驗分析,就提供了一些方法論的提示。更重要的是,其理論根源的深層次包含更多的方法因子,這表現(xiàn)在與存在論、現(xiàn)象學與辯證法的關(guān)系上:它繼承了海德格爾把解釋與生存論結(jié)合起來的本體論轉(zhuǎn)向,,并且在海德格爾轉(zhuǎn)向語言的啟示下,發(fā)展出了自己的語言本體論;批判繼承了海德格爾的存在詮釋學的現(xiàn)象學方法和胡寨爾的經(jīng)驗視域、主體間性等觀點;對黑格爾辯證法中思維辯證法的繼承反映在否定性的詮釋學經(jīng)驗上。這種經(jīng)驗突出表現(xiàn)在語言辯證法上,問答邏輯證明了詮釋學是關(guān)于問題和回答的辯證法。最后,本文認為理論繼承的歸結(jié)點是語言。語言的本體地位就體現(xiàn)在存在論、現(xiàn)象學與辯證法的融合上,表現(xiàn)出“游戲”與“對話”的特性。以上分析,可知哲學詮釋學包含著豐富的方法論意義,提供了詮釋文本一些操作性原則。本文就運用這些操作性原則,對《孟子》中的詮釋實踐進行具體分析,提供一個研究例子。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B089
本文編號:2611371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B08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叢林;孟子“知人論世”索解[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2 R.E.帕爾默;海德格爾的本體論和伽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周宏;試論孟子學說中的交互主體思想[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4 楊海文;試析孟子解《詩》讀《書》方法論[J];孔子研究;1997年01期
5 胡如虹;“以意逆志”辨[J];理論與創(chuàng)作;1998年06期
6 湯一介;論創(chuàng)建中國解釋學問題[J];學術(shù)界;2001年04期
7 陳祥明;存在·理解·言說——海德格爾的本體論解釋學[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8 劉化兵;“以意逆志”辨析[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9 H.R.堯斯 ,周憲;文學與闡釋學[J];文藝理論研究;1986年05期
10 韓學君;論孟子的接受美學思想[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5期
本文編號:261137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zhexuezongjiaolunwen/261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