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學校特色品牌構建逐漸成了社會的關注話題,而學校文化建設也就成了教育當中的熱門話題。學校文化建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必要的補充,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課程改革不斷的發(fā)展,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都在關注學校文化建設發(fā)展。學校要發(fā)展除了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提高辦學質(zhì)量,在內(nèi)涵發(fā)展上更是力求突出特色。眾多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學校的文化建設往往是學校特色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不言而喻,文化對學校的影響是既深淵又有力的。學校文化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而這種靈魂能夠確定一種被學校所有成員都認可的價值體系,通過價值體系引導學校工作的全面展開,同時激勵全體人員同心同向,齊心協(xié)力,朝著文化發(fā)展的目標努力。我們清楚地知道,一個學校的文化將影響到全校師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更是決定師生能夠在一個充滿文化熏陶的學校健康生活和積極上進的關鍵。如果一個學校沒有積極向上、崇善教育的文化氛圍,無論多有能力的領導,多強大的硬件和設施,多雄厚的教師隊伍都不可能讓一個學校擁有充滿強大的生命力。中小學的學校文化,實際就是對學校人文和環(huán)境的體現(xiàn),將師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人文素質(zhì)等方面通過文化凸顯出來。特色文化作為學校建設的核心思想,關系到學校的發(fā)展,特色文化在學校的發(fā)展占據(jù)關鍵的位置,是學校文化長期沉淀的特色,是最顯著的文化。本文在學界對學校文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以善為特色的文化理論的研究,對善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說明以善為特色的文化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有顯著的作用,力圖從以善為特色的學校文化建設的實踐中,研究、探索特色文化的價值與效能;通過分析找出特色文化建設中的不足,提出相關建議。以善為特色的文化個案研究主要以肇慶市實驗中學為例,通過實地訪談和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對該校的以善為特色的學校文化建設進行實地考察與調(diào)研,歸納出該校貫穿以善為特色的“定善思想、和善管理、育善環(huán)境、陶善精神、百善行為”等五方面的學校文化內(nèi)涵;通過這五方面的建設效果驗證,以善為特色的學校文化在學校的指導思想、制度文化、環(huán)境物質(zhì)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等方面產(chǎn)生了顯著的成效!彪m然該校在校本文化課程建設、文化科研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但是在引領師生崇善思想、提高師生生活品質(zhì)、陶冶師生道德情操、提高師生的修養(yǎng)等方面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成效。由此可見,肇慶市實驗中學的案例研究為本研究課題提高了很好的參考。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6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凡海;朱紹經(jīng);;“善”文化教育的實踐探索[J];當代教育科學;2014年16期
2 潘旭;張勇;;小學素質(zhì)教育中的善教育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年09期
3 張可仁;;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的實踐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年07期
4 康君明;;關于學校文化建設的文獻綜述[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2年05期
5 任光升;;向善文化建設與學校德育實效[J];當代教育科學;2012年10期
6 孔凡海;;弘揚“善”學 以“善”育人——以滕州市姜屯中學善文化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08期
7 馮煒;趙建軍;;關于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12期
8 徐文彬;張勇;;我國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成就與展望[J];當代教育與文化;2009年02期
9 李紅霞;;國外學者關于文化與學校文化的理解與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0 石中英;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建設[J];教育科學研究;2005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謝春華;;學!吧莆幕苯ㄔO初探[N];江蘇教育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林承娟;城鄉(xiāng)結合部小學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D];魯東大學;2015年
2 昌利娜;小學教師學校文化認同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3 李曉慧;特色中學的教師文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4 黃景新;學校特色主題文化建設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陳紅云;論中小學學校特色的創(chuàng)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
255185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zhongdengjiaoyulunwen/255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