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環(huán)境公益訴訟中的“訴前禁令”
本文選題:環(huán)境保護 + 公益訴訟; 參考:《河南社會科學》2013年06期
【摘要】:我國《民事訴訟法》關于訴訟主體范圍和訴訟保全制度的規(guī)定過于苛刻,限制了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進行,不利于及時、有效地制止環(huán)境侵權損害行為。新通過的《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規(guī)定有關機關和組織可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并且在民事訴訟中首次引入行為保全,從而有效彌補了民事訴訟立法的不足。借鑒國外"訴前禁令"制度,對完善我國民事訴訟理論和指導民事司法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價值。
[Abstract]:The provisions of our country's Civil procedure Law on the scope of litigation subject and the system of litigation preservation are too harsh, which restrict the proceeding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are not conducive to stopping the damage of environmental tort in time and effectively. The newly adopted Amendment to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stipulates that the relevant organs and organizations may fil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the act preservation is introduc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civil action, thus effectively making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egislation.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o perfect the theory of civil action and guide the practice of civil judicature.
【作者單位】: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基金】:2012年度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22400450431)
【分類號】:D9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韓成軍;;民行檢察權能配置的基本問題[J];法學雜志;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雪萍,饒彬;論建立我國民事訴前證據保全制度[J];當代法學;2003年06期
2 蔡毅芬;;臺灣民事簡易程序評析[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3 郭錫昆;;我國現(xiàn)行民事執(zhí)行體制的檢討及重構[J];福建法學;2001年01期
4 王亞明;;訴訟調解檢察監(jiān)督路徑研究[J];福建法學;2011年04期
5 王佳華;啟動民事再審程序理由的缺陷及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王功杰;;試論基層檢察院民行檢察職能的配置[J];法學與實踐;2011年04期
7 楊雁佳;;關于新的民事訴訟法執(zhí)行措施問題之淺析[J];法制與社會;2008年07期
8 程春華,周立英;破產法律責任的解析與完善[J];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9 孟波,陳超遠;淺議訴訟終結制度[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10 陳小平;試論被執(zhí)行人的變更和追加[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申建中;民事再審程序改造及再審之訴建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鄒川寧;論我國強制執(zhí)行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3 王福華;民事保全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李磊;公司司法清算法理與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李莉;建設工程款優(yōu)先權問題探討[D];蘇州大學;2010年
2 劉西磊;論我國民事執(zhí)行復議制度[D];山東大學;2010年
3 姚文峰;案外人異議之訴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馬成波;試論我國執(zhí)行救濟制度之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曾坤瑜;我國醫(yī)療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鄭銘;改革完善民事檢察制度的原則性思考[D];廈門大學;2001年
7 王金文;民事檢察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8 黃曉方;論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D];廈門大學;2001年
9 蔡惠珍;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10 葉道明;我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冉富強;;憲政背景下我國民事申訴制度之檢討[J];河北法學;2009年03期
2 王鴻翼;;談民事行政檢察權的配置[J];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3 宋朝武;;民事執(zhí)行檢察監(jiān)督:理念、路徑與規(guī)范[J];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4 馮仁強;謝梅英;;民事執(zhí)行行為檢察監(jiān)督制度論——兼評新民事訴訟法執(zhí)行救濟程序[J];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5 田凱;;論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訴與法律監(jiān)督的一體化[J];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6 李廣洲,袁清彪,王和軍;民行檢察中建議再審的法律思考[J];檢察實踐;2004年03期
7 朱仁政;;改革完善我國檢察權的權能構成[J];中國檢察官;2006年07期
8 江偉;略論檢察監(jiān)督權在民事訴訟中的行使[J];人民檢察;2005年18期
9 汪海;張磊;;民行檢察抗訴的制度保障與獨立性有待增強[J];人民檢察;2006年10期
10 王鴻翼;;民事行政檢察工作的發(fā)展歷程[J];人民檢察;2008年2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珠;;關于我國環(huán)境保護公益訴訟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8年10期
2 劉洋;;我國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構建思路探析[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3 張名洪;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建構[J];引進與咨詢;2005年08期
4 包玉華;尹淼;;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構建的探析[J];北方經貿;2009年09期
5 張學京;;論環(huán)境公益訴訟[J];林業(yè)建設;2005年06期
6 章禮明;;檢察機關不宜作為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原告[J];法學;2011年06期
7 崔臻峰;朱保建;;我國環(huán)境侵權訴訟的困境及出路探索[J];法制與社會;2007年02期
8 況繼明;陸為群;;關于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對環(huán)境保護進行公益訴訟的探討[J];經濟問題探索;2007年11期
9 王永波;薛然巍;張輝;;環(huán)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淺析[J];科技廣場;2008年02期
10 祁英香;;淺論架構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必要性[J];青海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守太;;淺論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A];環(huán)境公益訴訟開展與律師的作用——2005年全國律協(xié)環(huán)境與資源法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易珍榮;;我國公益訴訟制度建立與檢察權的行使[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竇醒亞;費亞芹;;律師在環(huán)境保護中的作用[A];環(huán)境保護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07年
4 周鵬;;論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A];環(huán)境公益訴訟開展與律師的作用——2005年全國律協(xié)環(huán)境與資源法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許玲;周琪雪;王瑜瑾;;我國環(huán)境法庭建設現(xiàn)狀及分析[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周曉唯;魏召君;;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的法經濟學分析[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蔡守秋;;論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幾個問題[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王燦發(fā);;環(huán)境糾紛處理和環(huán)境訴訟證據的收集與應用[A];律師環(huán)境法律實務培訓班教程[C];2001年
9 趙永康;;中國律師應在環(huán)境公益訴訟中大有作為[A];環(huán)境公益訴訟開展與律師的作用——2005年全國律協(xié)環(huán)境與資源法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歐陽令全;;我國民事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程序制度架構[A];環(huán)境公益訴訟開展與律師的作用——2005年全國律協(xié)環(huán)境與資源法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之江;貴陽設環(huán)保法庭,“問罪”水污染責任人[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2 林淼;應成立更多的環(huán)境保護審判庭[N];人民法院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徐來 本報通訊員 林存義;為環(huán)境保護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N];法制日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湯利 陳穎;重點保護“兩湖一庫” 確保市民飲水安全[N];貴陽日報;2007年
5 本版編輯邋李云超 金晶 通訊員 查興田;守護碧水藍天,環(huán)保法庭在行動[N];人民法院報;2008年
6 ;不動“真格的”換不來“藍天碧水”[N];江蘇經濟報;2007年
7 記者 王圣志;構建公益訴訟制度[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8 吳學安;建立公益訴訟制度正當時[N];中國環(huán)境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白龍 張洋;公益訴訟制度如何細化[N];人民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林清雄;48小時作出“訴前禁令”[N];法制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鄧一峰;環(huán)境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2 劉華俊;知識產權訴訟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3 吳小隆;公益訴訟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4 寧靜波;能動司法下民事訴訟效率:時間、成本約束下的最優(yōu)準確性[D];山東大學;2012年
5 李軒;反思與重構:民事訴訟第一審普通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熊穎;我國勞動基準公益訴訟制度論[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明亮;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韓璐;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李淑慧;公益訴訟制度探析[D];新疆大學;2011年
5 扈燕;我國納稅人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6 何萍;國有資產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7 趙亞明;論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構建[D];燕山大學;2012年
8 岳倩;和諧社會語境下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2年
9 姜軍霞;知識產權訴前禁令制度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10 韓越;論專利侵權訴訟中的訴前禁令[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0576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susongfa/190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