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Kenzie伸展動作與腹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的對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18:45
目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臨床的常見病之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本文是在微信督導下探究McKenzie療法伸展動作配合電針推拿與腹橋運動配合電針推拿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并進行對比,隨訪兩種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回歸家庭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繼續(xù)康復訓練的療效情況。方法:采取單盲對照研究,研究對象為四川省骨科醫(yī)院門診符合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71例,按照就診單雙號順序分為腹橋運動配合電針推拿組(腹橋組)和McKenzie療法伸展動作配合電針推拿組(伸展組)。腹橋組接受電針、推拿治療結合腹橋運動;伸展組接受電針、推拿治療結合McKenzie療法伸展動作的治療。兩組患者接受門診電針推拿治療每周5次,一周為一個療程,兩個療程即可。兩組患者在微信督導下,于疼痛減輕后開始康復訓練,回歸家庭繼續(xù)訓練,伸展組接受McKenzie療法每天4次(包括手支撐和肘支撐),腹橋組接受腹橋訓練每天4次。并在治療前和治療后1、3、6個月分別進行康復評定。評價指標采用腰椎疾患治療成績評分表(JOA)、VAS評分,并統(tǒng)計臨床有效率及療效指數(sh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本研究中共71例患者,腹橋組35例,脫落2例,納入33例;伸展組36例,脫落3例,納入33例。1、治療前對比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治療次數(shù)、腰椎疾患治療成績評分表(JOA)評分、VAS評分等基本情況,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腹橋組腰椎疾患治療成績評分(JOA)情況:治療前平均評分(13.24)治療后1個月平均評分(16.30)治療后3個月平均評分(20.64)治療后6個月平均評分(22.76);腹橋組組內(nèi)3月內(nèi)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臨床意義,治療效果持續(xù)改善,但治療后6個月與3個月,療效改善統(tǒng)計學無差異(P0.05)。伸展組腰椎疾患治療成績評分(JOA)情況:治療前平均評分(13.61)治療后1個月平均評分(15.79)治療后3個月平均評分(22.33)治療后6個月平均評分(26.85);伸展組組內(nèi)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臨床意義,治療效果持續(xù)改善。組間對比:2組治療3個月內(nèi),均為伸展組評分腹橋組評分,統(tǒng)計學無差異(P0.05),2個組無差異;治療后6個月兩組比較,伸展組評分腹橋組評分,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伸展組優(yōu)于腹橋組。3、VAS評分:伸展組評分情況:治療前平均評分(5.73)治療后1個月平均評分(4.58)治療后3個月平均評分(3.00)治療后6個月平均評分(1.00)。治療后各階段伸展組VAS評分均有顯著下降,且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腹橋組評分情況:治療前平均評分(5.64)治療后1個月平均評分(4.21)治療后3個月平均評分(2.70)治療后6個月平均評分(2.15)。治療后各階段腹橋組VAS評分均有顯著下降,且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組間比較,1個月、3個月VAS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6個月時伸展組VAS評分改善優(yōu)于腹橋組,P0.05,具有臨床意義。4、伸展組在臨床有效率及療效指數(shù)的評價優(yōu)于腹橋組,且P0.05,具有臨床意義。結論:第一,McKenzie療法伸展動作配合電針推拿和腹橋運動配合電針推拿兩種治療方法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疼痛及功能癥狀。第二,但McKenzie療法伸展組之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遠期疼痛及功能癥狀的緩解程度優(yōu)于腹橋運動組。第三,McKenzie療法伸展動作組在臨床痊愈情況以及療效指數(shù)的評價均優(yōu)于腹橋組。
【學位單位】:成都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681.5;G804.2
【部分圖文】:
腰部雙側(cè)夾脊穴、阿是穴、腎俞和秩邊為主穴,配合太溪穴、飛揚穴、大腸俞、天樞穴、足三里穴、陽陵泉、丘墟穴、三陰交、陰陵泉、太刺順經(jīng)絡循行方向針刺,用捻轉(zhuǎn)提插的方法平補平瀉,行針以局部得放射感為度,電針選取同側(cè)秩邊和腎俞一組,脊柱兩側(cè)夾脊穴各連接針 15min,連續(xù)波強度 8Hz,電流強度以引起患者反應的最低強度為型號為 KWD-808,毫針為一次性針,品牌順和牌,規(guī)格為 0.3×25m.3×75mm。治療棘突旁以及臀部找壓痛點,用掐、揉、按壓、指針點刺、彈撥等腰部起患者不適為度,每次 20min。橋運動:腹橋運動的開展由課題組陳某負責教授并監(jiān)督訓練計劃的完姿勢,前臂屈曲,雙肘支撐垂直于地面,頭、肩、背、骨盆、髖、膝直,保持在同一平面,收腹、夾臀、呼吸均勻。保持 10s,10 次為一組,訓練三組,組間間歇 10s,每天 4 次(圖 2)
肘支撐
手支撐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67424
【學位單位】:成都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681.5;G804.2
【部分圖文】:
腰部雙側(cè)夾脊穴、阿是穴、腎俞和秩邊為主穴,配合太溪穴、飛揚穴、大腸俞、天樞穴、足三里穴、陽陵泉、丘墟穴、三陰交、陰陵泉、太刺順經(jīng)絡循行方向針刺,用捻轉(zhuǎn)提插的方法平補平瀉,行針以局部得放射感為度,電針選取同側(cè)秩邊和腎俞一組,脊柱兩側(cè)夾脊穴各連接針 15min,連續(xù)波強度 8Hz,電流強度以引起患者反應的最低強度為型號為 KWD-808,毫針為一次性針,品牌順和牌,規(guī)格為 0.3×25m.3×75mm。治療棘突旁以及臀部找壓痛點,用掐、揉、按壓、指針點刺、彈撥等腰部起患者不適為度,每次 20min。橋運動:腹橋運動的開展由課題組陳某負責教授并監(jiān)督訓練計劃的完姿勢,前臂屈曲,雙肘支撐垂直于地面,頭、肩、背、骨盆、髖、膝直,保持在同一平面,收腹、夾臀、呼吸均勻。保持 10s,10 次為一組,訓練三組,組間間歇 10s,每天 4 次(圖 2)
肘支撐
手支撐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汪黎明;陳功;;打造強健的核心[J];網(wǎng)球;2009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劉步云;McKenzie伸展動作與腹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的對照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9年
2 原江濤;三種橋式運動對男大學生淺層核心肌群表面肌電影響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7年
3 楊書楊;新型空腹式剛構橋與普通剛構橋的對比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郝靖;五禽戲?qū)Υ髮W生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影響[D];成都體育學院;2016年
5 王世偉;哈他瑜伽訓練對女性坐位工作者脊柱功能的影響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6 李明娟;不同核心力量訓練對中年女性核心肌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年
7 楊芳芳;普拉提對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年
8 張慶財;四川省激流回旋項目專項體能訓練方案的實證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6742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tylw/28674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