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選擇性注意對注意缺損多動障礙兒童數字距離效應的影響
本文選題:內源性注意 + 外源性注意; 參考:《心理與行為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采用Posner的內源性和外源性線索實驗范式,材料為1~9的阿拉伯數字(不包括5),以判斷目標數字是否大于5為任務,考察視覺選擇性注意中的內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對注意缺陷型多動障礙兒童(ADHD)數字加工距離效應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1)內源性和外源性注意條件下,正常兒童在數字判斷加工任務中的反應時短于ADHD兒童;(2)內源性有效線索提示條件下,ADHD兒童和正常兒童均表現(xiàn)出顯著的數字距離效應;而無效線索提示條件下,ADHD兒童的大小數字距離效應均不明顯,正常兒童仍然表現(xiàn)出顯著的數字距離效應;(3)外源性有效線索提示條件下,ADHD兒童的小數字距離效應顯著,但大數字距離效應不明顯,正常兒童則表現(xiàn)出顯著的大小數字距離效應;而無效線索提示條件下,只有正常兒童表現(xiàn)出顯著的數字距離效應,ADHD兒童的數字距離效應不顯著。
[Abstract]:Using the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cues experimental paradigm of Posner, the Arabic numerals (excluding 5) with material 1 / 9 wer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target number was greater than 5, the task of which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target number was greater than 5. The effects of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 on the distance effect of ADHD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ttention, the response time of normal children in the task of digital judgment processing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hildren with ADHD. However, the size and size of ADHD children were not significa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valid cues, but normal children still showed significant digital distance effect. (3) the small digital distance effect of ADHD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ogenous effective cues. But the large digital distance effect was not obvious, the normal children showed significant size digital distance effect, b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valid clue, only the normal children showed significant digital distance effect than the ADHD children's digital distance effect was not significant.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貴州省普通高;A心理與認知神經科學特色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國際醫(yī)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260234) 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項目(黔科合J字[2013]2210號)
【分類號】:B84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馬超;;父母視角下ADHD求助模型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12期
2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劉世燕;張文武;丁士炬;李湘蘭;胡珍玉;程芳;;恐懼面孔刺激影響ADHD患兒持續(xù)注意任務事件相關電位[A];第七屆全國心理衛(wèi)生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2 周國嶺;周圓月;劉艷;潘順英;孫玉燕;黃春娟;朱曉華;;父母養(yǎng)育方式對ADHD兒童社會期望的影響[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十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3 何梅;張微;;ADHD的抑制缺陷和厭惡延遲——來自雙通道理論的解釋[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焱;蘇林雁;吳大興;張紀水;周明;;伴或不伴ADHD的Tourette綜合征事件相關電位的對照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張毅力;程祺;王煥林;;共病注意缺陷及多動障礙對學齡期抽動障礙患兒抑制控制功能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心理衛(wèi)生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汪國琴;不同的激活水平對ADHD兒童反應執(zhí)行能力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5年
2 盧小群;不同情緒狀態(tài)下ADHD兒童注意網絡功能特點的實驗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3 王馨;視覺選擇性注意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數字認知加工的影響[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4 趙宇;ADHD兒童視覺空間工作記憶的認知加工階段特點[D];蘇州大學;2014年
5 劉永艷;捆綁和非捆綁特征干擾對ADHD兒童視覺客體工作記憶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4年
6 藍慧燕;ADHD兒童反應抑制缺陷與注意缺陷、行為障礙的關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4年
7 江葉萍;玩射擊視頻游戲對成人ADHD者“冷”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8 嚴捷;注意力障礙兒童的課堂注意特點以及教師應對方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89345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xinlixingwei/189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