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松的三首序曲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1-09 04:10
德國作曲家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是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創(chuàng)作的《仲夏夜之夢》、《赫布里底群島》和《寂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等音樂會序曲開創(chuàng)了浪漫風格的標題性“序曲”這一新體裁。 本文通過研究門德爾松的三首音樂會序曲,總結19世紀上半葉音樂會序曲體裁出現的必然性,分析門德爾松在前人那里繼承了哪些技法與理念,在他的序曲作品中,音樂的標題性是如何滲透到作品的結構形式之中等一系列問題,希望能對音樂會序曲體裁的歷史地位有一個更加清晰地認識,并為以后的標題音樂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依據。 本文主體部分主要分為四個章節(jié):第一章是門德爾松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的基本情況;第二章對序曲體裁的歷史做以梳理,分析音樂會序曲體裁出現的歷史必然性。第三章分別對三首序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進行了闡述,同時對每首序曲的曲式結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重點,主要從形式與內容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分別對三首序曲的結構形式調整、標題性的表達以及二者之間的結合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論述了作曲家如何通過形式與標題性的完美結合來體現作品的...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門德爾松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門德爾松的生平
一、19世紀德國的社會文化背景
二、早年學習與游歷歲月(1809-1833年)
三、杜塞爾多夫與萊比錫時期(1833-1840年)
四、最后的七年(1840-1847年)
第二節(jié) 主要作品與創(chuàng)作風格
第二章 序曲體裁的歷史溯源
第一節(jié) 歌劇的序曲
第二節(jié) 音樂會序曲
第三章 三首序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及音樂分析
第一節(jié) 《仲夏夜之夢》序曲
一、創(chuàng)作背景與過程
二、音樂本體分析
第二節(jié) 《赫布里底群島》序曲
一、創(chuàng)作背景與過程
二、音樂分析
第三節(jié) 《寂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序曲
一、創(chuàng)作背景與過程
二、音樂分析
第四章 三首序曲的形式結構與"標題性"
第一節(jié) 形式和功能的變化與處理
一、《仲夏夜之夢》序曲
二、《赫布里底群島》序曲
三、《寂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序曲
第二節(jié) "標題性"特征
一、《仲夏夜之夢》序曲
二、《赫布里底群島》序曲
三、《寂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序曲
余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25126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門德爾松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門德爾松的生平
一、19世紀德國的社會文化背景
二、早年學習與游歷歲月(1809-1833年)
三、杜塞爾多夫與萊比錫時期(1833-1840年)
四、最后的七年(1840-1847年)
第二節(jié) 主要作品與創(chuàng)作風格
第二章 序曲體裁的歷史溯源
第一節(jié) 歌劇的序曲
第二節(jié) 音樂會序曲
第三章 三首序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及音樂分析
第一節(jié) 《仲夏夜之夢》序曲
一、創(chuàng)作背景與過程
二、音樂本體分析
第二節(jié) 《赫布里底群島》序曲
一、創(chuàng)作背景與過程
二、音樂分析
第三節(jié) 《寂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序曲
一、創(chuàng)作背景與過程
二、音樂分析
第四章 三首序曲的形式結構與"標題性"
第一節(jié) 形式和功能的變化與處理
一、《仲夏夜之夢》序曲
二、《赫布里底群島》序曲
三、《寂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序曲
第二節(jié) "標題性"特征
一、《仲夏夜之夢》序曲
二、《赫布里底群島》序曲
三、《寂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序曲
余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2512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musictheory/4025126.html
上一篇:現代箏曲《曉霧》的技法運用與音樂審美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