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吉心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3-31 23:04
南大吉作為明代重要的關學學者之一,因王陽明以座主而與其有門生之稱。作為王陽明先生的高足,南大吉親身經歷了王陽明晚年回紹興時期創(chuàng)下“致良知”學說以及設壇講學的整個過程,并在期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南大吉的心學思想是在人生經歷中形成的,他自幼便探尋圣賢之道,嘗詩曰:“誰謂予嬰小?忽焉十五齡。獨念前賢訓,堯舜皆可并!笨梢娖湓谟啄陼r期已經樹立了遠大的志向。在與王陽明先生有過一段交流之后,其平生發(fā)生了思想上和身份上的轉變,也因此為南大吉從紹興回故鄉(xiāng)渭南后在關中傳播“致良知”打下了基礎。在思想上,南大吉從篤信程朱理學轉向了陽明心學,在身份上,他從仕者兼學者的身份轉變?yōu)橥耆膶W者身份。南大吉轉變后的經歷彰顯出他個人的生命體驗和學術探尋,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南大吉心學思想,需要結合當時的文化背景并探尋南大吉發(fā)生思想轉向的緣由。
本文主要從五個方面對南大吉及其心學思想進行研究,即以南大吉生平著作和同王陽明的交往為出發(fā)點,分別對南大吉心學思想的本體論、工夫論、境界論進行探尋,并以南大吉心學在關中的交融和影響作為落腳點。
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南大吉心學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南大吉以“致良知”為宗旨,認為圣...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依據(jù)
二、選題意義
三、文獻綜述
1.南大吉哲學思想的研究
2.南大吉對關學的影響
第一章 南大吉生平及同王陽明的交往
1.1 南大吉生平綜述
1.2 南大吉與王陽明的交往及思想轉向
1.3 推動王學在關中的傳播
1.4 小結
第二章 以“心之良知本一”為本體
2.1 成圣成賢之道在良知
2.2 良知與心性的關系
2.3 良知與道體的關系
2.4 小結
第三章 以“良知發(fā)用流行中”為工夫
3.1 慎獨改過的致知工夫
3.1.1 慎獨格物
3.1.2 “自悔之真”
3.2 好善忘勢的修己工夫
3.3 “致良知”的途徑——“中心悅而誠服之”
3.3.1 “以善養(yǎng)之”與“以善服之”
3.3.2 “合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情懷
3.3.3 求之于心的工夫路徑
3.4 “心學治政”
3.4.1 定理、定法的評判標準
3.4.2 “學”與“仕”本一事
3.4.3 修正書院以“尊經”
3.4.4 政在親民
3.5 小結
第四章 以“相忘于道化”為境界
4.1 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
4.1.1 圣人、君子與眾人的區(qū)別
4.1.2 圣賢之言
4.2 “物化”與“道化”
4.3 小結
第五章 南大吉心學在關中的交融與影響
5.1 北方王門的開端
5.2 對關學走向的影響
5.3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4038556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依據(jù)
二、選題意義
三、文獻綜述
1.南大吉哲學思想的研究
2.南大吉對關學的影響
第一章 南大吉生平及同王陽明的交往
1.1 南大吉生平綜述
1.2 南大吉與王陽明的交往及思想轉向
1.3 推動王學在關中的傳播
1.4 小結
第二章 以“心之良知本一”為本體
2.1 成圣成賢之道在良知
2.2 良知與心性的關系
2.3 良知與道體的關系
2.4 小結
第三章 以“良知發(fā)用流行中”為工夫
3.1 慎獨改過的致知工夫
3.1.1 慎獨格物
3.1.2 “自悔之真”
3.2 好善忘勢的修己工夫
3.3 “致良知”的途徑——“中心悅而誠服之”
3.3.1 “以善養(yǎng)之”與“以善服之”
3.3.2 “合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情懷
3.3.3 求之于心的工夫路徑
3.4 “心學治政”
3.4.1 定理、定法的評判標準
3.4.2 “學”與“仕”本一事
3.4.3 修正書院以“尊經”
3.4.4 政在親民
3.5 小結
第四章 以“相忘于道化”為境界
4.1 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
4.1.1 圣人、君子與眾人的區(qū)別
4.1.2 圣賢之言
4.2 “物化”與“道化”
4.3 小結
第五章 南大吉心學在關中的交融與影響
5.1 北方王門的開端
5.2 對關學走向的影響
5.3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403855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40385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