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5-04-14 22:39
依法治國的提出是馬克思法律思想在新時代的傳承和重大發(fā)展,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需要和法治的內在要求。十九大會議上,依法治國建設作為了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上升到了新的歷史高度。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體現(xiàn)了以人為終極關懷對象,構建小康社會的法治基礎。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建設,推進以人為本的法律發(fā)展。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的文本闡釋是法律保護“人”和法律規(guī)范“人”。從人是法律的主體,法律保護人的自由,法律保護人的權利進行把握。從法律確定人的權利,法律引導權利的行使,法律懲罰權力的濫用進一步認識。汲取法律思想,為建設以人為本的法治國家奠定理論基石。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是維護“人”的自由、確!叭恕钡幕緳嗬约绑w現(xiàn)出公民社會公平,將人作為根本來對待。在依法治國的建設推進中,法律以人為本既是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對法治社會的要求,更對國家治理和經濟健康發(fā)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針對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積極尋找出對當代有一定價值的啟示。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法權價值目標,積極探索以人為本的實現(xiàn)途徑,努力構建小康社會的法治基礎。完善以人為本的法律建設,促進...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內研究綜述
1.2.2 國外研究綜述
1.3 主要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的文本闡釋
2.1 法律保護“人”
2.1.1 人是法律的主體
2.1.2 法律保護人的自由
2.1.3 法律保護人的權利
2.2 法律規(guī)范“人”
2.2.1 法律確定人的權利
2.2.2 法律引導權利的行使
2.2.3 法律懲罰權力的濫用
第三章 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
3.1 維護“人”的自由
3.1.1 法律以人為本
3.1.2 法律以人的自由發(fā)展為最高價值追求
3.2 確!叭恕钡臋嗬
3.2.1 法律保護人權
3.2.2 法律保護公民權利
3.2.3 法律保護弱勢群體
3.3 體現(xiàn)社會公平
3.3.1 公民地位公平
3.3.2 公民機會公平
3.3.3 公民司法公正
第四章 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的當代啟示
4.1 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法權價值目標
4.1.1 弘揚人本精神
4.1.2 重視人的權力保護
4.1.3 注重弱勢群體保護
4.2 積極探索以人為本的實現(xiàn)途徑
4.2.1 立法良法化
4.2.2 執(zhí)法科學化
4.2.3 守法自覺化
4.3 努力構建小康社會的法治基礎
4.3.1 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方式
4.3.2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調整方式
4.3.3 公民權利的法律保護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本文編號:4039649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內研究綜述
1.2.2 國外研究綜述
1.3 主要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的文本闡釋
2.1 法律保護“人”
2.1.1 人是法律的主體
2.1.2 法律保護人的自由
2.1.3 法律保護人的權利
2.2 法律規(guī)范“人”
2.2.1 法律確定人的權利
2.2.2 法律引導權利的行使
2.2.3 法律懲罰權力的濫用
第三章 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
3.1 維護“人”的自由
3.1.1 法律以人為本
3.1.2 法律以人的自由發(fā)展為最高價值追求
3.2 確!叭恕钡臋嗬
3.2.1 法律保護人權
3.2.2 法律保護公民權利
3.2.3 法律保護弱勢群體
3.3 體現(xiàn)社會公平
3.3.1 公民地位公平
3.3.2 公民機會公平
3.3.3 公民司法公正
第四章 馬克思以人為本的法律思想的當代啟示
4.1 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法權價值目標
4.1.1 弘揚人本精神
4.1.2 重視人的權力保護
4.1.3 注重弱勢群體保護
4.2 積極探索以人為本的實現(xiàn)途徑
4.2.1 立法良法化
4.2.2 執(zhí)法科學化
4.2.3 守法自覺化
4.3 努力構建小康社會的法治基礎
4.3.1 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方式
4.3.2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調整方式
4.3.3 公民權利的法律保護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本文編號:403964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4039649.html
上一篇:中國傳統(tǒng)造物設計美學思想探析——以禮儀性精神為論述中心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