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研究中的美學與政治——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綜述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磊;;《英國文學研究》(第一輯)出版[J];青年思想家;2003年02期
2 浦立昕;;中國語境、全球化視野、美國文學研究——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綜述[J];當代外國文學;2010年04期
3 淑芬;;廈門大學外文學院隆重舉行慶祝楊仁敬教授從教50周年暨美國文學學術研討會[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范彤;夏為;;風雨滄桑七十載 辛勤耕耘半世紀——廈門大學外文學院隆重舉辦慶祝楊仁敬教授從教50周年暨美國文學學術研討會[J];外國語言文學;2009年02期
5 申紅;;全球化語境中的美國文學研究[J];電影文學;2008年20期
6 范彤;夏為;;楊仁敬教授從教50周年暨美國文學學術研討會[J];譯林;2009年03期
7 虞建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斷代史研究之我見[J];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05期
8 ;“美國文學研究與教學在中國”學術研討會暨“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座談會[J];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01期
9 范彤;夏為;;廈門大學外文學院隆重舉辦慶祝楊仁敬教授從教50周年暨美國文學學術研討會[J];外語研究;2009年02期
10 陳廣興;;中國美國文學研究的深化和創(chuàng)新——楊仁敬教授訪談錄[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2010’力學與工程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A];2010’力學與工程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馮毓云;羅振亞;;拓開北疆文學研究新領地——《龍江特色作家研究叢書》總序[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三[C];2005年
3 劉浩;;“巴比特式”人物論[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4 ;后記[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84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4年
5 于宏;;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當代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以當代藏族文學為中心[A];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60年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9年
6 馮乃康;;歷史定位與理論闡釋——深入《徐霞客游記》文學研究的兩點思考[A];徐霞客與中國旅游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陳忠義;何新所;;泉州之元明清文學研究[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8 蘇曉軍;;認知語言學與文學研究的互動[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9 劉尊舉;;轉(zhuǎn)變理念,更新方法:明代文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籌)第三屆年會會議綜述[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二輯)[C];2007年
10 王一如;;一位嚴謹認真的學者型編輯家——何其芳[A];中國編輯研究(2006)[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耿葆;構筑面向未來的中美關系[N];社會科學報;2002年
2 莊錫華;文藝與現(xiàn)代化[N];中華讀書報;2002年
3 崔修建;深情凝眸中的獨識卓見[N];文藝報;2007年
4 王楊;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召開[N];文藝報;2011年
5 石一寧;“新世紀文學研究”漸成氣候[N];文藝報;2006年
6 李利芳 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日益迫切的兒童文學研究[N];文學報;2005年
7 馬征;阿拉伯裔美國文學:超越“東西方”[N];文藝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趙晉華;學者聲音:文學研究與出版缺什么[N];中華讀書報;2001年
9 劉再華;一部船山文學研究的力作[N];文藝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胡兆燕;文學,到底在怎樣活著[N];中國財經(jīng)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新福;美國生態(tài)文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2 魏燕;平衡的尋求:在道德和美之間[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唐海東;異域情調(diào)·故國想像·原鄉(xiāng)記憶[D];復旦大學;2010年
4 朱小琳;回歸與超越[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蔡俊;超越生態(tài)印第安:論露易絲·厄德里克小說中的自然主題[D];南京大學;2011年
6 芮宏明;錢穆文學研究述略[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馬世年;《韓非子 》的成書及其文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玄宗女貴蓮(釋慧蓮);東晉佛教思想與文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9 張國慶;“垮掉的一代”與中國當代文學[D];武漢大學;2005年
10 邵珊;威爾遜的文學與文化批評[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欣欣;20世紀美國文學中的“紐約”[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2 李程遠;喪失權威的時代悲劇[D];揚州大學;2007年
3 蔣金芳;唐代贈序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4 馬利文;唐代詠竹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林華鵬;宋孝武帝劉駿文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6 姜春;布迪厄“文學場”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邢香菊;《新唐書·文藝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吳彤英;宋代樂府題邊塞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李海英;美國文學對中國五四新文學的影響[D];遼寧大學;2012年
10 羅良功;蘭斯頓·休斯詩歌思想特征和藝術創(chuàng)新[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71089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wxchuangz/27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