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多面體折射下的人生呈像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5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妙法;Metaethics(后倫理學)與Metaphysics(后物理學)——粗議中西哲學之異同及中國有無哲學的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杜軍虎;;后現代主義對“人類中心論”的批判[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陳福勝;法治人性基礎的三個視域[J];北方論叢;2004年06期
4 石永澤;柏拉圖的“神”[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5 陳延慶;莊子與蘇格拉底生死觀之比較[J];北方論叢;2005年04期
6 朱慶育;尋求民法的體系方法——以物權追及力理論為個案[J];比較法研究;2000年02期
7 劉忠;關于法官的選任年齡[J];比較法研究;2003年03期
8 楊永林;從名實之爭到言無定論——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9 葉東惠;;回歸、提升、創(chuàng)新——從倫理層面構建“和諧體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10 沈敏榮;成文法的變革與法律的不確定性[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黃旦;;新聞自由:新聞媒介職業(yè)化的政治基礎——對西方新聞自由思想歷史發(fā)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2 潘海嘯;;關于3G時代的音樂產業(yè)和音樂文化的預見性研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3 莊永成;;我國工業(yè)設計急需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4 黃力之;;論馬克思主義信仰體系的世俗性與超驗性[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5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劉春芳;;論西方浪漫主義運動的倫理觀[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蕭湛;;論宗白華美學的倫理學內涵[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鳳亮;詩·思·史:沖突與融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詩學引論[D];暨南大學;2001年
2 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趙明;近代中國的自然權利觀[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楊學功;本體論哲學批判[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王毓紅;歷時與共時:《文心雕龍》與《詩學》體裁理論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6 趙雪綱;論人權的哲學基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謝鴻飛;法律行為的民法構造:民法科學和立法技術的闡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彭文釗;俄語語言世界圖景的文化釋義性研究:理論與方法[D];黑龍江大學;2002年
9 郭艷君;歷史與人的生成[D];黑龍江大學;2002年
10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劇愛情[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崔衛(wèi)峰;嚴格科學的哲學理想與胡塞爾的哲學觀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3 何鵬翔;盧梭社會契約論的邏輯構架和歷史影響[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陳新坤;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文化特質[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呂燕;文學虛構理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2年
6 管錦繡;關于生態(tài)倫理的人文理性的建構[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7 何雋;作為文字形式的“上帝”[D];四川大學;2002年
8 張曉萍;國家—社會視域下的權利—權力與權利—義務[D];黑龍江大學;2002年
9 楊芳;理性之光[D];湘潭大學;2002年
10 何曉霞;盧梭的浪漫主義[D];湘潭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63252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ngmeiwenxuelunwen/263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