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中發(fā)聲:對《接骨師的女兒》中沉默主題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7-03 19:09
【摘要】:隨著第一部小說《喜福會》(1989)獲得巨大成功,譚恩美便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字,之后她又相繼推出了《灶神之妻》、《百種神秘感官》、《接骨師的女兒》和近期新作《命運的對立面》和《救救溺水魚》。其中《接骨師的女兒》因其與作家本人真實生活經(jīng)歷的相似之處,而被認為其自傳性最強的小說,一經(jīng)出版就受到文學評論界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文學作品中的沉默主題越來越受到評論家的關(guān)注。《接骨師的女兒》在以母女關(guān)系為主題展開故事的同時,無處不彌漫著女性沉默的跡象。因此,本文試圖結(jié)合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義理論和?碌臋(quán)力與話語理論來分析作品中的沉默主題。全文共有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簡單介紹了譚恩美的文學成就及小說《接骨師的女兒》。第二部分為文獻綜述和理論簡介。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外祖母、母親和女兒三代人在不同社會背景下的沉默跡象,繼而結(jié)合福柯的權(quán)力與話語理論分析了三代女性沉默背后的原因。第四章結(jié)合斯皮瓦克的屬下理論和福柯的權(quán)力與話語理論,在分析沉默的破壞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基礎(chǔ)上,指出了打破沉默的必要性和在沉默中發(fā)聲的意義。第五部分為結(jié)論,再次強調(diào)在沉默中發(fā)聲的意義以及該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740055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瓊;;誰在訴說,誰在傾聽:譚恩美《拯救溺水魚》的敘事意義[J];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02期
2 張洪偉;馮曄;蔡青;;沉默的破譯——論《接骨師之女》的沉默主題[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譚岸青;女性“講古”的新體式——論譚恩美四部小說的敘事策略[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姜勇;;沉默不是金——剖析《喜福會》中的母女關(guān)系[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張瑞華;對譚恩美作品的文化思考[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6 程愛民;論譚恩美小說中的母親形象及母女關(guān)系的文化內(nèi)涵[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7 陳愛敏;論譚恩美新作《接骨師的女兒》中的母女關(guān)系[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8 胡亞敏;留戀·排斥·融合——論華裔美國文學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接受[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9 張瓊;瞻“前”顧“后”之悟——論譚恩美作品中的新原始主義元素[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馬愛華;邊緣視角下的“他者”意義——譚恩美小說的“母親”形象[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03期
本文編號:274005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ngmeiwenxuelunwen/274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