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緩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6-24 06:58
目的:探討布洛芬緩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的療效,及其最佳使用方案。 方法:將64名口腔固定正畸治療的患者隨機分成A,B,C,D四組,用雙盲法按不同劑量及不同方式給予布洛芬膠囊或安慰劑,在牙齒咬合狀態(tài)和牙齒非咬合狀態(tài)下,分別進行VAS,MPQ問卷調查分析。同時嚴密登記藥物的不良反應。 結果: 1.服用安慰劑組(A組),分牙后疼痛即刻出現(xiàn)。此后略有降低,睡前疼痛開始加劇,并在第二日清晨達到峰值。此后疼痛開始緩解,并在第三天日清晨疼痛基本消失。 2.單次用藥組(B組),分牙后疼痛有所緩解,尤其對分牙后2小時疼痛有明顯緩解作用。 3.兩次用藥組(C組),分牙后當日入睡前疼痛較安慰劑組明顯緩解。 4.三次用藥組(D組),分牙后第二日清晨,分牙后24小時疼痛均較A組有明顯緩解。 5.各組在牙齒咬合狀態(tài)下較牙齒非咬合狀態(tài)下疼痛更為明顯。 6.MPQ問卷最常選取的詞匯是“酸痛的”、“繃緊的”和“煩人的”。在三次用藥組,高強度詞匯(如:“很痛的”“難以忍受的”)選取率低。 結論: 1.口腔正畸分牙,在短期內(nèi)將使患者產(chǎn)生明顯的疼痛...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一、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二、前言
三、材料和方法
3.1 實驗對象
3.2 實驗材料
3.3 實驗方法
3.3.1 分組給藥
3.3.2 分牙操作
3.3.3 問卷填寫
3.3.3.1 VAS問卷
3.3.3.2 MPQ問卷
四、數(shù)據(jù)收集及統(tǒng)計分析
五、結果
5.1 受試者的基本情況
5.2 VAS問卷調查結果
5.3 MPQ問卷調查結果
5.4 藥物使用后的不良反應
六、討論
6.1 口腔正畸疼痛產(chǎn)生的機制
6.2 緩解口腔正畸疼痛的措施
6.3 止痛藥物的選擇─布洛芬
6.4 布洛芬止痛的原理和對牙齒移動的影響
6.5 布洛芬的劑量選擇和不良反應
6.6 年齡、性別等對疼痛敏感性的影響
6.7 疼痛評定方法的選擇
6.8 本實驗結果的分析
6.8.1 VAS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6.8.2 MPQ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6.9 實驗的創(chuàng)新和不足及展望
七、結論
八、參考文獻
九、綜述
十、致謝
本文編號:4052651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一、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二、前言
三、材料和方法
3.1 實驗對象
3.2 實驗材料
3.3 實驗方法
3.3.1 分組給藥
3.3.2 分牙操作
3.3.3 問卷填寫
3.3.3.1 VAS問卷
3.3.3.2 MPQ問卷
四、數(shù)據(jù)收集及統(tǒng)計分析
五、結果
5.1 受試者的基本情況
5.2 VAS問卷調查結果
5.3 MPQ問卷調查結果
5.4 藥物使用后的不良反應
六、討論
6.1 口腔正畸疼痛產(chǎn)生的機制
6.2 緩解口腔正畸疼痛的措施
6.3 止痛藥物的選擇─布洛芬
6.4 布洛芬止痛的原理和對牙齒移動的影響
6.5 布洛芬的劑量選擇和不良反應
6.6 年齡、性別等對疼痛敏感性的影響
6.7 疼痛評定方法的選擇
6.8 本實驗結果的分析
6.8.1 VAS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6.8.2 MPQ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6.9 實驗的創(chuàng)新和不足及展望
七、結論
八、參考文獻
九、綜述
十、致謝
本文編號:405265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kouq/4052651.html
上一篇:口腔鱗狀細胞癌HCPT耐藥中CDKL1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