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對慢性應激大鼠外周促炎細胞因子和腸道微生態(tài)的影響
本文選題:川芎嗪 + 乙酰半胱氨酸 ; 參考:《中國藥房》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考察川芎嗪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NAC)對慢性應激大鼠外周促炎細胞因子和腸道微生態(tài)的影響。方法:將正常大鼠作為正常對照組,將慢性應激大鼠分為模型組、NAC組(60 mg/kg)和川芎嗪+NAC組(15 mg/kg+60 mg/kg),每組20只,ig相應藥物15 d。記錄各組大鼠一般檢查情況,檢測血清中白細胞介素6(IL)-6、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NF-γ)水平,檢測腸道菌群。結果: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呈現(xiàn)慢性應激癥狀,血清中IL-6、IL-1β、TNF-α、INF-γ水平均增強;腸道中的大腸埃希菌和腸球菌增加,乳桿菌和雙歧桿菌減少(P0.05)。與模型組比較,NAC組和川芎嗪+NAC組大鼠慢性應激癥狀減輕,上述指標均改善(P0.05),其中川芎嗪+NAC組效果優(yōu)于NAC組(P0.05)。結論:川芎嗪聯(lián)合NAC可通過降低促炎細胞因子水平和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來改善大鼠慢性應激狀態(tài)。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igustrazine combined with acetylcysteine (NAC) on peripheral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in chronic stress rats. Methods: normal rats were used as normal control group. Chronic stress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model group (60 mg/kg) and ligustrazine group (15 mg/kg 60 mg/kg). The 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 6 (IL) -6U IL-1 尾, tumor necrosis factor 偽 (TNF- 偽), interferon 緯 (INF- 緯) and intestinal flora were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model group showed chronic stress symptoms, the serum levels of IL-6 / IL-1 尾 and TNF- 偽 / INF- 緯 increased, the intestinal Escherichia coli and enterococci increased, and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decreased (P0.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chronic stress symptoms of rats in NAC group and Ligustrazine NAC group were alleviated, the above indexes were improved (P0.05), and the effect of Ligustrazine NAC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NAC group (P0.05). Conclusion: Tetramethylpyrazine combined with NAC can improve chronic stress state of rats by decreasing the level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mproving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作者單位】: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城東病區(qū)腫瘤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81402402)
【分類號】:R9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濤,姚樹橋;慢性應激的心理生理中介機制[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1年02期
2 蔣蔚茹;徐三榮;時俊;蔡亦蘊;施慎遜;;慢性應激與軀體化癥狀關系的實驗研究[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5期
3 張莉,張大勇;慢性應激與心血管病危險因子的關系探討[J];山東醫(yī)藥;2005年28期
4 何芙蓉,王慧聰,雷曉峰,趙曉林;慢性應激的神經內分泌研究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04期
5 馬良;;黃酒對慢性應激大鼠腸道微生物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3年05期
6 李萌萌;崔曉;朱凌峰;劉航;彭彥;辛琳;代卉;朱建津;;色氨酸對慢性應激小鼠行為的影響[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3年08期
7 張黎明;陳紅霞;張有志;袁莉;宮澤輝;李云峰;;氟西汀對慢性應激大鼠海馬磷酸化微管相關蛋白-2表達的影響[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8年06期
8 趙桂景;李文娜;陳利平;王發(fā)渭;孫志高;許成勇;;舒郁散對慢性應激抑郁血清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年04期
9 于慧;崔維珍;本刊;;慢性應激對海馬的影響及其機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3年02期
10 李衛(wèi);邊艷青;;外周炎癥及慢性應激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影響機制[J];免疫學雜志;2014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曉華;錢令嘉;弓景波;沈靜;;蛋白質組方法分析慢性應激大鼠心臟線粒體蛋白質的變化[A];中國蛋白質組學首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金麗英;郭宗君;楊學偉;;慢性應激對大鼠學習能力和決策行為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姚海燕;施桂蘭;王任燁;陳亮;徐英;庫寶善;;慢性應激大鼠模型的應用與改進[A];第十二屆全國神經精神藥理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郝文宇;楊楠;朱海波;劉雁勇;劉赫;左萍萍;;梔子粗提物治療慢性應激致抑郁模型小鼠的機制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痆C];2009年
5 畢麗麗;鄒偉;唐小卿;;硫化氫在慢性應激所致海馬神經損傷中的意義[A];中南地區(qū)第八屆生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6 熊微;侯公林;;慢性應激大鼠生殖行為和睪丸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張黎明;陳紅霞;張有志;宮澤輝;李云峰;;慢性應激對大鼠海馬磷酸化微管相關蛋白(p-MAP-2)的影響[A];中國藥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畢波;王哲;金魁和;;慢性應激對大鼠海馬bcl-xl表達的影響及應激后的變化[A];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精神神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盧峻;梁佳;韓止榮;圖婭;;電針百會、印堂穴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模型腦內氨基酸含量的影響[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10 朱悅;葉兆波;蔡智仁;董婷霞;詹華強;;中藥復方開心散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腦中神經遞質與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調控研究[A];中藥與天然藥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教授 何裕民;長期糾結 引癌上身 促癌復發(fā)[N];保健時報;2012年
2 實習生 程鳳;慢性應激引起DNA損傷機理揭開[N];科技日報;2011年
3 王雪飛;戰(zhàn)斗或逃跑 我們如何應對壓力[N];健康報;2007年
4 楊孝文;青草味能減壓[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韻資;FoxO蛋白在應激致脂代謝紊亂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韓冰;慢性應激對APP/PS1雙轉基因小鼠認知功能的作用機制及腦組織潛在代謝產物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彭云麗;慢性應激誘發(fā)抑郁行為的炎性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4 武杰;組蛋白去乙;-2(HDAC2)在慢性應激所致認知損傷中的作用機制探討[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5 孟宏;電針對慢性應激疲勞證候模型大鼠神經免疫網絡調節(jié)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6 紀倩;不同電針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海馬神經營養(yǎng)因子及谷氨酸代謝相關蛋白的影響[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7 王榮平;TLR4信號通路在大鼠慢性應激心肌損傷中作用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8 胡海燕;調肝治法影響慢性應激大鼠海馬神經干細胞分化機制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9 于琦;慢性應激大鼠模型中醫(yī)證候性質及其形成機理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10 李軍杰;慢性應激與血壓、血糖、血脂、血清皮質醇、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5-HTTLPR的關系[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葳葳;慢性應激抑制大鼠基底外側杏仁核5-HT_2受體介導的長時程增強[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崔栓龍;輔酶Q_(10)對慢性應激大鼠實驗性牙周炎牙齦組織MMP-9和血清CTX-1表達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賈祥磊;慢性應激對嗅覺缺失小鼠記憶及情緒的影響及嗅覺缺失對海馬CA1區(qū)LTD誘導的影響[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4 孫美玉;丹參多酚酸對慢性應激后小鼠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機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唐偉;產前應激加劇慢性子代應激誘導的成年子鼠學習記憶損傷及機制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陳倩;急慢性應激對小鼠空間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及腦內NT-3的作用[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7 麥乃鏗;高壓氧治療對慢性應激大鼠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王正玉;內質網應激介導妊娠期慢性應激促進子代成年后海馬Aβ形成及維生素D的保護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任雙;;撬峋徑獯笫舐詰さ淖饔醚芯縖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6年
10 李洋;急慢性應激對小鼠空間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及腦內Wnt3a的表達[D];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11811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11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