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周期對實體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8 01:02
研究宏觀經濟的一大主題為經濟增長,對于研究經濟學的學者們來說,研究主流在于造成宏觀經濟增長出現(xiàn)大幅度波動的影響因素。在2008年全球性國際金融危機期間,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直接重創(chuàng)了宏觀經濟體系,使得經濟學家們開始重新思考傳統(tǒng)的經濟周期,金融經濟周期相互作用理論就是基于此基礎提出,對于發(fā)展世界經濟以及穩(wěn)定金融發(fā)展來說,為其提供了獨特的理論視角以及發(fā)展思路。系統(tǒng)開展經濟周期以及金融周期間的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可依照這一框架進行,從債務通縮理論到金融加速器理論再到在DSGE研究框架中引入金融因素。近年來,我國的資本市場在增長速度方面及其迅速,使得居民財富得到累積和增加,加上我國的房價近年來不斷攀升并不斷擴張資本市場,因此資產價格形成的周期性變動對宏觀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會越來越明顯。2014年發(fā)展至今,總體看來,我國的物價水平趨于穩(wěn)定,股票市場卻出現(xiàn)劇烈的波動,房地產的市場價格上漲速度較快,存在過高的企業(yè)融資杠桿率;谖飪r指數(shù)趨于穩(wěn)定的實體市場經濟這一發(fā)展背景下,對于資產價格以及金融市場來說,出現(xiàn)波動的可能性較大,不斷地增加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所以,對于預防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以及維護經濟的健康發(fā)展來...
【文章來源】: 羅俊雄 江西財經大學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金融周期對實體經濟的脈沖響應
金融周期與實體經濟增長的關系311年半之后趨于穩(wěn)定。與2012年2月以及2014年11月這兩個時點的時點沖擊相比,2008年9月對金融周期上行時間的沖擊較短并且更為劇烈,但在7個月后轉變?yōu)樨擁憫?008年底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和金融形勢都出現(xiàn)惡化,此時實體經濟帶來的正向沖擊對于金融周期產生了劇烈沖擊,但是時效較短,并且由于金融風險特別是系統(tǒng)性風險的管理,其轉向負面響應并不奇怪。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隨著利率市場化等原因,實體經濟與金融周期的發(fā)展更為緊密,與之相對應的是,2014年11月與2012年2月的走勢基本趨同,但2014年11月的時點脈沖響應結果表明,此次沖擊的長期效應相對更為明顯。在圖4-2(b)中,三條不同提前期沖擊的脈沖響應曲線總體走勢大體相同,在2014年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之前,提前期越短,實體經濟對金融周期的沖擊越強,說明實體經濟對金融周期帶來的沖擊,相對而言會迅速體現(xiàn)出來,提前12期的沖擊響應曲線僅在0軸上下出現(xiàn)波動,說明實體經濟對于金融周期產生的影響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其時效在1年左右。中國在2015年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實體經濟對金融沖擊相對正面,在逐步得到完善的金融市場下,經濟增長對于金融周期的影響也逐漸增強。當然,實體經濟對金融周期沖擊的時效性依舊存在,在6個月左右可以達到最佳效果。(a)(b)圖4-2實體經濟對金融周期的脈沖響應
金融周期與實體經濟增長的關系33應的同時,也會相應造成經濟主體的風險偏好上升以及杠桿的過度擴張,使得整個經濟的債務水平出現(xiàn)上升。就該角度而言,價格型貨幣政策應對長短期的成本做出平衡,應兼顧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使得短期內的刺激引發(fā)期中存在的風險積累被規(guī)避。(a)(b)圖4-3金融周期對貨幣政策的脈沖響應(a)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金融資本形成與經濟增長[J]. 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 經濟研究. 2009(09)
[2]中國金融經濟周期與真實經濟周期的動態(tài)關聯(lián)研究[J]. 曹永琴,李澤祥. 統(tǒng)計研究. 2009(05)
博士論文
[1]經濟周期、金融周期與貨幣政策關聯(lián)機制的理論分析與計量研究[D]. 潘長春.吉林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63595
【文章來源】: 羅俊雄 江西財經大學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金融周期對實體經濟的脈沖響應
金融周期與實體經濟增長的關系311年半之后趨于穩(wěn)定。與2012年2月以及2014年11月這兩個時點的時點沖擊相比,2008年9月對金融周期上行時間的沖擊較短并且更為劇烈,但在7個月后轉變?yōu)樨擁憫?008年底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和金融形勢都出現(xiàn)惡化,此時實體經濟帶來的正向沖擊對于金融周期產生了劇烈沖擊,但是時效較短,并且由于金融風險特別是系統(tǒng)性風險的管理,其轉向負面響應并不奇怪。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隨著利率市場化等原因,實體經濟與金融周期的發(fā)展更為緊密,與之相對應的是,2014年11月與2012年2月的走勢基本趨同,但2014年11月的時點脈沖響應結果表明,此次沖擊的長期效應相對更為明顯。在圖4-2(b)中,三條不同提前期沖擊的脈沖響應曲線總體走勢大體相同,在2014年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之前,提前期越短,實體經濟對金融周期的沖擊越強,說明實體經濟對金融周期帶來的沖擊,相對而言會迅速體現(xiàn)出來,提前12期的沖擊響應曲線僅在0軸上下出現(xiàn)波動,說明實體經濟對于金融周期產生的影響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其時效在1年左右。中國在2015年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實體經濟對金融沖擊相對正面,在逐步得到完善的金融市場下,經濟增長對于金融周期的影響也逐漸增強。當然,實體經濟對金融周期沖擊的時效性依舊存在,在6個月左右可以達到最佳效果。(a)(b)圖4-2實體經濟對金融周期的脈沖響應
金融周期與實體經濟增長的關系33應的同時,也會相應造成經濟主體的風險偏好上升以及杠桿的過度擴張,使得整個經濟的債務水平出現(xiàn)上升。就該角度而言,價格型貨幣政策應對長短期的成本做出平衡,應兼顧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使得短期內的刺激引發(fā)期中存在的風險積累被規(guī)避。(a)(b)圖4-3金融周期對貨幣政策的脈沖響應(a)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金融資本形成與經濟增長[J]. 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 經濟研究. 2009(09)
[2]中國金融經濟周期與真實經濟周期的動態(tài)關聯(lián)研究[J]. 曹永琴,李澤祥. 統(tǒng)計研究. 2009(05)
博士論文
[1]經濟周期、金融周期與貨幣政策關聯(lián)機制的理論分析與計量研究[D]. 潘長春.吉林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6359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jjglss/2963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