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方言語音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72.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俊勛;從高誘注看東漢北方代詞系統(tǒng)的調(diào)整[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2 李慧敏;江淮官話的歸屬與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劉光明;《顏氏家訓》的被動句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方小中;定中結(jié)構(gòu)研究綜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力量;肖應(yīng)平;;“得”的語法化動因和機制[J];北方論叢;2006年01期
6 卜師霞;《史記》中“看”義類單音動詞的歷史比較[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高永安,張俊;語言符號任意性的漢語闡釋[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7年03期
8 高永安,康全中;“做”“作”兩個字的關(guān)系[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9 丁崇明;語言演變的過程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10 馮亞麗;賈島詩歌用韻考[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廷玉;贛方言特征詞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2 謝建猷;廣西平話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利眾;俄漢科學語言句法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吳云霞;萬榮方言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5 盧小群;湘南土話代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彭澤潤;衡山南岳方言的地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梁曉波;致使詞匯與結(jié)構(gòu)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李焱;《醒世姻緣傳》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9 孫伯君;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語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羅自群;現(xiàn)代漢語方言持續(xù)標記的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敏;《醒世姻緣傳》中的趨向動詞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秀芹;《經(jīng)典釋文》中的舌音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周建國;唐洋方言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4 白靜茹;大同方言的入聲[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5 王衍軍;泗水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于峻嶸;《荀子》句式考察[D];安徽大學;2001年
7 戴紅亮;“女”部字語義與文化內(nèi)涵透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新民;清代“說文學”專著之書目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2年
9 張小英;《切韻聲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章文靜;江淮方言、漢語普通話和英語標準發(fā)音語音體系的對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35661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anyulw/235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