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認定—六朝畫家與道教
發(fā)布時間:2025-05-15 01:24
本文以六朝時期畫家與道教之間的關系作為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著重使用了《道藏》中的相關文獻材料,并在目前美術史學者與道教學者的研究成果之上,對六朝時期的畫家傳記和畫論做了一個道教學的解釋。本文包括三個部分,分別以顧愷之、謝靈運、宗炳作為主題展開論述。 在第一個部分里,文章主要從《世說新語》中的一則顧愷之的故事入手,指出道教存思術在四世紀下半葉是一個文人士大夫社交圈里非常流行的話題。通過對顧愷之行為舉止的分析,指出他可能是個道教徒,他的“宗教經(jīng)驗”是受到了當時小說影響,而這些文本可能是道教徒存思修煉時的體驗記錄;他對于道術的癡迷則反映當時當時道教信仰中一種非道德性、唯物或機械性、并且樂觀的態(tài)度,這可能與當時的杜子恭教團存在著聯(lián)系。 第二部分以謝靈運《山居賦》中的茅茨為對象,探討了當時貴族園林里茅茨建筑的特殊含義,指出茅茨建筑與明堂一樣在外貌上具有相同之處,它們是遠古神圣建筑的延續(xù)。后來茅茨成為道教信仰的象征符號,謝靈運之所以用它們裝飾他的凈土世界,實際上是詩人對于童年的道館生活的回憶。 第三部分是宗炳的《畫山水序》,在這一章里本文回顧了西方透視學的發(fā)展過程后,指出沒有證據(jù)表明宗...
【文章頁數(shù)】:17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46028
【文章頁數(shù)】:17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6敦煌遺書P.2610《攘女子婦人述秘法》,圖片來自《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16冊,〔上!成虾9偶霭嫔2001年,第238頁
140圖7圖9楊鴻勛繪制的“黃帝時明堂”復原設想圖。圖片來楊鴻勛:《宮殿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年,第16頁圖12。藏敦煌西域文獻》第16冊,〔上!成虾9偶霭2001年,第238頁。圖7被認為有顧愷之畫風的《白澤精怪圖》(P.2682)。圖....
圖10曾侯乙墓二十八宿衣箱展開圖
圖10曾侯乙墓二十八宿衣箱展開圖。圖11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明,絹本設色,臺北故宮博物
圖11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明,絹本設色,臺北故宮博物院
141圖11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明,絹本設色,臺北故宮博物院。圖12西王母座下的昆侖,丁家閘五號墓中前室西頂,4世紀末—5世紀前半。圖片來自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國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圖版西頂“慶云”。
圖12西王母座下的昆侖,丁家閘五號墓中前室西頂,4世紀末—5世紀前半
141圖12西王母座下的昆侖,丁家閘五號墓中前室西頂,4世紀末—5世紀前半。圖片來自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國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圖版西頂“慶云”。
本文編號:404602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uihuayishu/404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