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視角下《酒國》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目的論視角下《酒國》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吉林大學》 2014年
目的論視角下《酒國》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研究
鄭曉慧
【摘要】: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當代中國更是一個文化多元發(fā)展的國家。不論是飲食文化,還是語言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吸引著來自于世界各地的學者們。因此,對于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成為了眾多翻譯家的首選,對于文學作品的翻譯更是成為了文化交流的媒介。中國文化負載詞將中國文化與語言緊密聯(lián)系到一起,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對中國文化的傳播有著極大的意義。它又與其自身生存的文化語境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分析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和相應的翻譯策略在文化傳播的大背景下顯得意義非凡。 翻譯目的論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起源于德國。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活動,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理應受到翻譯目的的制約。翻譯目的決定整個翻譯過程,而評判一篇譯文好壞的標準在于看其是否充分地實現(xiàn)了翻譯目的。與傳統(tǒng)翻譯理論不同,目的論開始強調譯者的主觀能動性,把翻譯理解為行為理論,更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目的論為翻譯理論開辟了一條新路。 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以鄉(xiāng)土作品崛起,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其作品《酒國》在法國引起轟動并獲得“外國文學獎”。由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翻譯的英譯本享譽世界。葛浩文,美國著名的漢學家,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譯者。出生于1939年,20世紀60年代服役期間在臺灣學習漢語,后獲得印第安納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學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國文學翻譯家。他的翻譯嚴謹而講究,“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葛浩文表示:“《酒國》可能是我讀過的中國小說中在創(chuàng)作手法方面最有想象力、最為豐富復雜的作品!蹦员救艘卜Q《酒國》是他美麗刁蠻的情人,這部作品的受歡迎程度顯而易見。 本文以葛浩文英譯本為語言資料,從漢斯·弗米爾(Vermeer)的翻譯目的論入手,分析并總結其中不同種類的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本文共選用69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負載詞,主要從物質文化,生態(tài)文化,語言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社會文化五個方面的文化負載詞翻譯中歸納葛浩文在處理文化負載詞時選用的翻譯方法,并且剖析其由于文化空缺而造成的翻譯不足的地方。通過對葛浩文英譯本中文化負載詞的分析和研究,以期為文學作品的翻譯提供相關信息與借鑒。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黃信;;譯學悖論:“可譯性”與“不可譯性”——從民族文化負載詞談起[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2 段自力;翻譯目的論介評[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3 莫言;我的故鄉(xiāng)與我的小說[J];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02期
4 黃善明;一種孤獨遠行的嘗試──《酒國》之于莫言小說的創(chuàng)新意義[J];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05期
5 徐珺;文化內涵詞——翻譯中信息傳遞的障礙及其對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6 張錦蘭;目的論與翻譯方法[J];中國科技翻譯;2004年01期
7 李兆國;翻譯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負載詞的處理[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婷;;翻譯功能理論指導下的商務信函翻譯[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張允;楊家勤;;功能翻譯理論與魯迅翻譯思想[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徐建龍;翻譯中的意義選擇[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4 卞福英;;中國古典詩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譯[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5 吳顏嶺;英漢互譯中跨文化交流意識[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Z1期
6 鄭玲;從目的論看漢英翻譯中的文化傳輸——兼評《京華煙云》中的翻譯策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7 張啟劍;;英漢互譯中的文化差異[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8 袁曉亮;;功能主義翻譯理論對本科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的啟示[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相華利;漢英動物文化對比及翻譯[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鄭蘭英;關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琳琳;;翻譯目的論與翻譯策略[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2 金明;;對英漢“文化限定詞語”的思考[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任東升;;翻譯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譚倩倩;;哲學解釋學觀下的闡釋學翻譯理論——論斯坦納的闡釋學翻譯與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的關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李靈;;目的性原則與廣告翻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高永欣;;翻譯理論與譯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于海巖;;解析英漢翻譯中源語、目的語的意義聯(lián)想——從互文性角度看翻譯的應對策略[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丁浩;;口譯中的“顯化”[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盧祖瑛;;目的論在當今翻譯實踐中的廣泛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嵇德全;;論英漢比喻翻譯中的等值與文化差異[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第6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翻譯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潔;建構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高玉蘭;解構主義視閾下的文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施佳勝;經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齊偉鈞;終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語教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10 薄振杰;中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振;關聯(lián)—順應理論視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鐘銳;從語義學角度看《紅樓夢》文化特征詞語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琳琳;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在政治語篇中英翻譯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孫瑞;朱生豪翻譯風格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顧錚;英漢比喻類顏色詞語對比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肖艷;文學翻譯中的誤譯問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李娟;楊必譯《名利場》中“good”一詞的具體化譯法批評[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唐海蓉;從功能主義理論視角看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MTI筆譯教材的編寫[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蔣薇;對外英語文化新聞報道中的解釋性編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陳圓圓;從目的論角度分析《京華煙云》中的文化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金城;從審美到審丑:莫言小說的美學走向[J];北方論叢;2000年01期
2 趙艷芳;西方語言文化對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影響——《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及向國語的進化:1840-1898》評介[J];國外語言學;1996年01期
3 張閎;莫言小說的基本主題與文體特征[J];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05期
4 周春玲;變化中的莫言──談莫言近期中短篇小說[J];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05期
5 王光東;民間的現(xiàn)代之子──重讀莫言的《紅高粱家族》[J];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05期
6 沈遠征;談談英漢翻譯中引申手法的運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5期
7 譚福民;錢鐘書的“化”論及其翻譯實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2期
8 趙德遠;文學翻譯標準的相對性與絕對性[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9 孫梅;;外來語的文化內涵[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0年01期
10 黃忠廉;變譯(翻譯變體)論[J];外語學刊;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洪兵;;文化負載詞及其翻譯[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年08期
2 蔡月;;《京華煙云》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科技信息;2009年27期
3 阮利東;;文化負載詞在漢英翻譯過程中的文化缺失[J];教學與管理;2010年12期
4 王靜靜;;認知圖式和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5 鄭仲春;英漢翻譯中的文化負載詞[J];皖西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6 唐秀瓊;;英語文化負載詞及漢譯(英文)[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7 徐朝暉;;商務英語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8 楊小建;張慧琴;吳菲;劉君婉;;從《阿Q正傳》的英譯本看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沈陽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9 李小艷;;電影字幕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研究(英文)[J];海外英語;2010年09期
10 胡丹;姚麗娜;;淺談電影片名中文化負載詞的英譯[J];九江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杰;郭九林;;從認知角度談文化負載詞在翻譯中的功能對等[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姚瓏;;網(wǎng)格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以林語堂編譯《虬髯客傳》為例[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聿良;;論英漢口譯的跨文化語用策略[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遲慶立;文化翻譯策略的多樣性與多譯本互補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2 李海軍;從跨文化操縱到文化和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姚振軍;基于雙語領域本體的典籍英譯批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仲笑雨;《紅樓夢》中花卉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李照;目的論視角下的文化負載詞翻譯[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金雅慧;《論語》三譯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之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秦艷;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文化負載詞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5 羅丹;《論語》中核心文化負載詞的多維翻譯[D];南華大學;2011年
6 洪軼瑩;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文化負載詞文化意義習得調查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7 李芝;從文化語境順應角度析文化負載詞的英譯[D];南華大學;2010年
8 耿小超;《阿Q正傳》中文化負載詞匯的翻譯[D];中北大學;2010年
9 侯衛(wèi)群;《圍城》英譯本中漢語文化負載詞的翻譯補償策略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龔成云;從翻譯目的論看《易經》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本文關鍵詞:目的論視角下《酒國》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122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wxchuangz/23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