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柒)語類文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29 05:56
清華簡(柒)的發(fā)佈,為先秦時期語類文獻的研究提供了珍貴材料,其中所包含的四篇語類文獻在文學藝術(shù)與文獻價值方面,極具研究價值。本文第一章結(jié)合清華簡(柒)四篇語類文獻與傳世文獻,對四篇語類文獻的成書與撰寫年代、與傳世文獻的對比、與傳世文獻的異同及原因等問題進行梳理和考證。在綜合整理學界各家觀點的基礎(chǔ)上,判斷四篇語類文獻的撰寫年代大致在戰(zhàn)國末期。其次,與傳世文獻相比較,列出清華簡(柒)語類文獻與傳世文獻的對比表格。最後,針對與《國語》《左傳》《說苑》等傳世文獻出現(xiàn)異同的語類文獻,列出不同之處,綜合各家之說,認為異同出現(xiàn)的原因在於清華簡(柒)語類文獻與傳世文獻的材料來源不同。第二章從史料價值、思想價值的方面,分析清華簡(柒)語類文獻的文獻價值。清華簡(柒)的四篇語類文獻包含大量傳世文獻所未見的內(nèi)容,對於傳世文獻是珍貴的補充,使傳世文獻中出現(xiàn)過的人物形象更加豐富立體,為學者展開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在思想價值方面,《子犯子餘》提出了“節(jié)中於天”的思想,論證了“天命”與“人心”的關(guān)係。《晉文公入於晉》中表現(xiàn)出“民本”的重要思想和晉文公治國理政的觀念,《趙簡子》闡述了“親賢遠佞”“去奢從簡”的重要性...
【文章頁數(shù)】:30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清華簡(柒)語類文獻與傳世文獻比較研究
1.1 語類文獻概說
1.2 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2.1 清華簡《子犯子餘》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2.2 清華簡《晉文公入於晉》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2.3 清華簡《趙簡子》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2.4 清華簡《越公其事》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3 與傳世文獻的異同及原因探析
1.3.1 《子犯子餘》
1.3.2 《晉文公入於晉》
1.3.3 《趙簡子》
1.3.4 《越公其事》
第二章 清華簡(柒)語類文獻的文獻價值
2.1 史料價值
2.1.1 豐富傳世文獻之人物形象
2.1.2 補充傳世文獻之材料不足
2.1.3 互證傳世文獻之存疑問題
2.2 思想價值
2.2.1 好定敬信,節(jié)中於天
2.2.2 興邦亡邦,在上之人
2.2.3 入務為民,取信於民
2.2.4 勤儉節(jié)約,齊家治國
第三章 清華簡(柒)語類文獻的文學價值
3.1 構(gòu)思巧妙的敘事結(jié)構(gòu)
3.1.1 因果式線性結(jié)構(gòu)
3.1.2 詳略有別的材料選擇
3.2 切換自如的敘事視角
3.2.1 第三人稱敘事
3.2.2 外視角敘事
3.2.3 全知視角敘事
3.3 豐富多樣的修辭手法
3.3.1 比喻
3.3.2 折繞
3.3.3 稽古
3.3.4 層遞
3.3.5 反問
3.4 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3.4.1 秦穆公
3.4.2 晉文公
3.4.3 子犯、子餘
3.4.4 蹇叔
3.4.5 趙簡子
3.4.6 范獻子
3.4.7 夫差
3.4.8 勾踐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一
附錄二
本文編號:3997267
【文章頁數(shù)】:30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清華簡(柒)語類文獻與傳世文獻比較研究
1.1 語類文獻概說
1.2 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2.1 清華簡《子犯子餘》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2.2 清華簡《晉文公入於晉》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2.3 清華簡《趙簡子》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2.4 清華簡《越公其事》與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讀
1.3 與傳世文獻的異同及原因探析
1.3.1 《子犯子餘》
1.3.2 《晉文公入於晉》
1.3.3 《趙簡子》
1.3.4 《越公其事》
第二章 清華簡(柒)語類文獻的文獻價值
2.1 史料價值
2.1.1 豐富傳世文獻之人物形象
2.1.2 補充傳世文獻之材料不足
2.1.3 互證傳世文獻之存疑問題
2.2 思想價值
2.2.1 好定敬信,節(jié)中於天
2.2.2 興邦亡邦,在上之人
2.2.3 入務為民,取信於民
2.2.4 勤儉節(jié)約,齊家治國
第三章 清華簡(柒)語類文獻的文學價值
3.1 構(gòu)思巧妙的敘事結(jié)構(gòu)
3.1.1 因果式線性結(jié)構(gòu)
3.1.2 詳略有別的材料選擇
3.2 切換自如的敘事視角
3.2.1 第三人稱敘事
3.2.2 外視角敘事
3.2.3 全知視角敘事
3.3 豐富多樣的修辭手法
3.3.1 比喻
3.3.2 折繞
3.3.3 稽古
3.3.4 層遞
3.3.5 反問
3.4 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3.4.1 秦穆公
3.4.2 晉文公
3.4.3 子犯、子餘
3.4.4 蹇叔
3.4.5 趙簡子
3.4.6 范獻子
3.4.7 夫差
3.4.8 勾踐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一
附錄二
本文編號:399726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yuyanyishu/399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