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骨搬移和Masquelet技術治療感染性骨缺損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6-19 03:08
目的:Ilizarov骨搬移和Masquelet膜誘導技術治療下肢創(chuàng)傷后感染性骨缺損的臨床效果得到了廣泛認可,但各自的手術適應癥尚未明確。比較兩者臨床療效,有助于手術方式的選擇,對提高感染骨缺損的治愈率,減少并發(fā)癥有重要的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創(chuàng)傷后感染性骨缺損患者40例。其中Ilizarov手術組22例(脛骨20例,股骨2例);Masquelet手術組18例(脛骨16例,股骨2例)。兩組均隨訪至固定裝置拆除,采集相關指標:骨缺損長度、手術次數(shù)、愈合指數(shù)及并發(fā)癥等進行對比。采用Paley評分量表進行兩組骨性和功能評價。結果:兩組患者隨訪時間1-3年,平均隨訪時間為26.52個月。Ilizarov手術和Masquelet手術均能治愈感染性骨缺損,兩組骨性愈合和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但Ilizarov手術組住院時間較長,關節(jié)僵硬并發(fā)癥和輕中度抑郁癥發(fā)生率高(P<0.05);Masquelet手術組手術次數(shù)較多,多需皮瓣移植術(P<0.05);未全身使用抗生素的IBT組的骨性評價優(yōu)良率較好,而全身使用抗生素的MT組...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縮寫與中文對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資料與方法
2.1 一般資料
2.1.1 病歷資料
2.1.2 納入標準
2.1.3 排除標準
2.2 數(shù)據(jù)采集
2.3 手術方法要點
2.3.1 術前準備:
2.3.2 手術過程
2.3.3 術后處理:
2.4 統(tǒng)計分析
第3章 結果
3.1 患者基本信息
3.2 兩組Paley評價結果
3.3 IBT組與MT組術后相關指標
3.4 亞組分析結果
3.5 術后并發(fā)癥
3.6 心理評估結果
3.7 典型病例
3.7.1 Ilizarov手術病例:
3.7.2 Masquelet手術病例
第4章 討論
4.1 Ilizarov骨搬移術
4.2 Masquelet膜誘導技術
4.3 數(shù)據(jù)結果分析
4.3.1 基本資料結果分析
4.3.2 骨性及功能評價結果分析
4.3.3 亞組分析結果討論
4.3.4 抗生素的使用分析
4.3.5 術后并發(fā)癥討論
4.3.6 術后心理疾病分析
4.4 Ilizarov技術與Masquelet技術優(yōu)缺點分析
4.5 研究的不足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4050761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縮寫與中文對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資料與方法
2.1 一般資料
2.1.1 病歷資料
2.1.2 納入標準
2.1.3 排除標準
2.2 數(shù)據(jù)采集
2.3 手術方法要點
2.3.1 術前準備:
2.3.2 手術過程
2.3.3 術后處理:
2.4 統(tǒng)計分析
第3章 結果
3.1 患者基本信息
3.2 兩組Paley評價結果
3.3 IBT組與MT組術后相關指標
3.4 亞組分析結果
3.5 術后并發(fā)癥
3.6 心理評估結果
3.7 典型病例
3.7.1 Ilizarov手術病例:
3.7.2 Masquelet手術病例
第4章 討論
4.1 Ilizarov骨搬移術
4.2 Masquelet膜誘導技術
4.3 數(shù)據(jù)結果分析
4.3.1 基本資料結果分析
4.3.2 骨性及功能評價結果分析
4.3.3 亞組分析結果討論
4.3.4 抗生素的使用分析
4.3.5 術后并發(fā)癥討論
4.3.6 術后心理疾病分析
4.4 Ilizarov技術與Masquelet技術優(yōu)缺點分析
4.5 研究的不足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405076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waikelunwen/40507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