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結合神經(jīng)阻滯治療腦卒中后肱二頭肌痙攣的臨床研究
本文選題:腦卒中 + 肱二頭肌痙攣; 參考:《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年12期
【摘要】:目的:探討針刺結合神經(jīng)阻滯治療腦卒中后肱二頭肌痙攣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腦卒中后肱二頭肌痙攣患者隨機分為神經(jīng)阻滯治療組和針刺結合神經(jīng)阻滯治療組。分別給予對應的治療,神經(jīng)阻滯采用外周神經(jīng)電刺激儀定位注射,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比較其近期及遠期療效。結果:兩組的近期治療效果較好,遠期(6個月以后)針刺結合神經(jīng)阻滯治療組療效較好,P0.05。結論:針刺結合神經(jīng)阻滯治療腦卒中后肱二頭肌肉痙攣療效肯定,尤其是遠期療效較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 on biceps brachii spasm after strok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biceps brachii spasm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erve block group an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 group.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was given, the nerve block was injected with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instrument, and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effects were compared with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Results: the short term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long term (6 months later)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 treatment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spasm of biceps brachii muscle after stroke, especially in long term.
【作者單位】: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基金】:連云港市科技局項目(SH0801-4)
【分類號】:R743.3;R2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曉顏,許光旭,毛雅君,顧紹欽,王駿,金挺劍,勵建安;肉毒毒素A對肌肉痙攣患者功能康復的作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慧珍;劉素芝;林蓉海;單仁飛;朱蔚;朱海勇;;胰島素強化治療伴高血糖的腦梗死病人64例療效觀察[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6年03期
2 鮑春齡,張麗榮,東貴榮;頭穴透刺對急性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血漿內皮素、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05年09期
3 盧國躍,徐姜定;MRI與MRA診斷椎基底動脈眩暈的臨床價值[J];浙江實用醫(yī)學;1999年03期
4 應衛(wèi)嬋;葛根素注射液治療腦梗塞療效觀察[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年11期
5 閆鳳云,姜莉,李慧;綜合干預對預防腦梗死復發(fā)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5年05期
6 張金星;崔貴祥;朱士文;鄭舒暢;吳士杰;;針刺配合神經(jīng)促進技術對腦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年07期
7 秦開蓉,孟玲,黃玉蘭,陸敏;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觀察[J];中國康復;2003年03期
8 閆桂芳;沈紅梅;趙雪平;魏清;康宇華;賈子善;宋蘭欣;黃明威;;踏車運動對恢復期腦卒中患者ADL的影響[J];中國康復;2007年03期
9 董其謙;;急性腦出血致腦心綜合征的動態(tài)心電圖及心肌酶學的改變[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年08期
10 黃曉蘭,毛玲娣,孫英;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的臨床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3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夏斌;趙忠新;王春燕;;通心絡膠囊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外周血白細胞黏附分子的影響[A];全國中醫(yī)藥科研與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杜寶新;黃燕;黃培新;雒曉東;蔡業(yè)峰;連新福;;腦脈2號膠囊合通腑醒神膠囊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研究[A];第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3 劉華;;養(yǎng)陰益氣活血湯治療鼻咽癌放療后腦梗塞26例臨床觀察[A];第二屆國際中西醫(yī)結合、中醫(yī)腫瘤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王麟鵬;程金蓮;;賀氏針灸三通法對319例缺血性中風病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影響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A];第八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虛證與老年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海波;急性腦血管病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之臨床流行病學和相關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楊開清;清熱化濕消瘀法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干預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3 黃勁柏;急救穴刺血對腦梗塞急性期的作用及對缺血大鼠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4 賀運河;腦梗死危險因素與微觀辯證及益氣活血法療效機理研究[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1年
5 趙英霖;天紅口服液治療急性腦梗死風痰瘀阻證臨床研究及對線栓大鼠局灶腦缺血再灌流模型的影響[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6 金甲彬;體針結合穴位注射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7 王文昭;腦出血的臨床和神經(jīng)病理學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8 付弋;針刺結合康復對急性腦梗死平衡功能的療效評價[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9 張華;缺血性中風急性期中醫(yī)證候演變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10 張雙彥;腦梗死與ALOX5AP的SNPs及HLA-DRB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聯(lián)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蓉;發(fā)熱對腦卒中預后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4年
2 鮑繼奎;進展型腦梗死與人巨細胞病毒激活感染相關性的血清學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崔麗;七葉皂苷鈉對缺血性腦損傷的保護作用機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4 李瑋;針刺放血治療腦梗塞臨床觀察及對血漿內皮素、凝血系統(tǒng)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5年
5 張靜;舒絡片治療中風病恢復期絡熱血瘀證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6年
6 尹曉亮;高血壓腦出血治療方法的綜合評價及出血性腦損害病理機制的初步探討[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董軍立;微創(chuàng)錐顱術結合早期多功能康復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6年
8 王艷;顱針結合語言訓練治療中風失語癥的臨床研究[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6年
9 李豐;針刺顱骨縫區(qū)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腦梗死恢復期偏癱的臨床研究[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6年
10 郭曉琳;頭針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患者偏癱步態(tài)的影響[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勝波,薛黔,李季蓉;家兔趾長伸肌肌內神經(jīng)、運動終板和肌梭的分布[J];解剖學雜志;2005年04期
2 孟玲,林庚庭,王蔭椿;A型肉毒毒素臨床應用中的副作用[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1年06期
3 楊曉顏,許光旭,毛雅君,顧紹欽,王駿,金挺劍,勵建安;肉毒毒素A對肌肉痙攣患者功能康復的作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芳;張勇;;滋水清肝飲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2 張義方;張波;黃正國;;腦卒中患者早期運用高壓氧結合針灸、推拿治療臨床效果觀察[J];西南軍醫(yī);2008年01期
3 金妹;傅建明;楊葉珠;顧旭東;金敏敏;朱美紅;;頭針療法結合認知干預治療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42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0年04期
4 李彥霞;;通絡中藥對腦卒中的防治作用漫談[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10年11期
5 趙南;;中藥足浴治療腦卒中患者肢體痙攣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0年06期
6 王普京;王少松;張雪;;老年腦卒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中醫(yī)預防[J];中醫(yī)雜志;2010年12期
7 王澤穎;王向雷;;健康教育在腦卒中治療中的作用與意義[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9年09期
8 盧慧萍,陳珍弘;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及健康指導[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0年11期
9 鄭小青;;針刺治療腦卒中患者膀胱過度活動癥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6年11期
10 韓雯;張富洪;弓利風;;腕踝針在治療腦卒中患者并發(fā)流涎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7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葉財?shù)?陳立典;陶靜;楊珊莉;韓平;;針刺結合作業(yè)療法對社區(qū)腦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礙的影響[A];第十二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22分會場——“中醫(yī)藥在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張云云;陳曦;燕飛;張海梅;鐘秩;;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中醫(yī)體質特點[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滕進忠;;頭針結合運動療法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的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邢艷麗;唐強;魏鐵花;;利用腦卒中殘損評價表評定頭針結合促進技術對腦梗死患者療效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管華盈;;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推拿點穴促通治療體會[A];第五次全國創(chuàng)傷康復暨第七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高永華;王瑜;孫濤;高迎梅;;頭針、體針及物理因子治療腦卒中療效觀察[A];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第十五屆全國針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偉;傅建明;顧旭東;姚云海;金敏敏;李巖;;頭皮針刺結合認知訓練對急性期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的療效觀察[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會議指南[C];2010年
8 王偉;傅建明;金敏敏;;頭皮針刺結合認知訓練對急性期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的療效觀察[A];2011年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康復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9 劉金喜;穆俊林;李恒芬;毛向瑩;;烏靈膠囊治療對腦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緒及認知功能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精神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黃飛龍;王惠芳;;腹針療法對腦卒中患者的康復作用觀察[A];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2003年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暨慶祝中國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神經(jīng)精神科疾病[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2 趙瑞祥;中風伴脂質代謝紊亂與中醫(yī)辨證分型的關系[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3 趙瑞祥;腦卒中指質代謝紊亂與中醫(yī)辨證分型的關系[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1年
4 ;舒郁怡情煎治療中風后抑郁癥[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云霜;基于五臟應時發(fā)病基礎的氣溫驟變誘發(fā)腦卒中機制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2 李偉峰;急性缺血中風陰類證綜合治療方案療效確認和安全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3 曾慶云;中、西醫(yī)綜合康復方案對缺血性腦卒中早期偏癱的影響的對比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4 李俊哲;芎冰噴霧劑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實驗與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邵衛(wèi);缺血性腦卒中痰瘀阻絡證和肝風上擾證的生物學基礎的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8年
6 賈超;靳三針療法治療腦梗塞偏癱的規(guī)范化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7 闞保紅;基于腦梗死中醫(yī)全程適時干預方案的實施過程評價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8 扎娃;缺血性中風急性期大小動脈病變的證候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9 王志飛;“心應夏”理論及其受體調控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招遠祺;基于急性缺血中風臨床路徑組織化卒中管理的構建與實踐[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磊;偏癱康復丸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2 宋長紅;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指導的護理措施對腦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響[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鐘原;耳穴貼壓預防腦卒中患者便秘的臨床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4 嚴容;腦卒中急性期辨證分型及病情輕重與血脂、血鈣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5 王澤;于氏頭針對腦卒中危險因素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劉波;針刺結合康復訓練對急性期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活動能力的影響[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高燕玲;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軟癱期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8 許倩倩;腦卒中的中醫(yī)辨證分型與MTHFR多態(tài)性相關性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9 陳晶;脊穴點段針刺療法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10 向成斌;高血壓性腦卒中患者的脈壓差異與中醫(yī)證型的分布規(guī)律探討[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182459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zhxiyjh/182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