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與提升民族認同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7 08:56
朝鮮族作為我國東北部的跨境民族,縱觀通用語言背景中的朝鮮族初中生現(xiàn)狀,由于所處地域不同,民族文化資源不同,因此,比母語背景下的朝鮮族學生更易出現(xiàn)本民族認知上的混亂,而認知問題容易影響民族認同的整體水平,在環(huán)境和信息等領域的個體投入和調節(jié)的要求更高。由此,本研究以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為中心對民族認同現(xiàn)狀進行分析,通過民族認同的兩個維度及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三個維度進行分析,為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與提升民族認同的相關性提出理論依據(jù)。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市朝鮮族179名初中生和延吉市朝鮮族629名初中生為被試,通過張積家教授編制的民族認同感問卷和Timothy J.Cleary基于少數(shù)族裔高中編制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問卷,調查了解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討論民族認同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在性別、年級等變量上的差異及各變量之間的相關。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及其維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本民族認同高于他民族認同。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及其維度得分低于母語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其中民族認同和他民族認...
【文章來源】:延邊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民族認同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1.4 研究方法和假設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假設
1.5 相關概念界定
1.5.1 通用語言
1.5.2 民族認同
1.5.3 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
第二章 理論基礎
2.1 民族認同的理論
2.2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
2.3 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八階段理論
2.4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第三章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調查研究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工具
3.2.1 民族認同問卷
3.2.2 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問卷
3.3 研究過裎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1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的研究結果
4.1.1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的總體現(xiàn)狀
4.1.2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
4.2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研究結果
4.2.1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總體現(xiàn)狀
4.2.2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
4.3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相關分析
4.3.1 相關分析
4.3.2 回歸分析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
5.1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的分析與討論
5.2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分析與討論
5.3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相關分析與討論
5.4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與民族認同的回歸分析與討論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朝鮮族留守兒童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調查研究[J]. 嚴秀英,金粉如.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3)
[2]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華民族認同及族際交往的影響[J]. 尹可麗,張敏,張積家.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3)
[3]民族教育在我國“多元一體”文化格局行程中的作用——基于朝鮮族青少年民族文化心理發(fā)展的特點[J]. 嚴秀英,張樂,高渴欣.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5(01)
[4]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關系及其統(tǒng)一路徑研究[J]. 王樂. 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 2014(01)
[5]小學至高中階段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發(fā)展特點[J]. 蘇丹,宋娟,方平.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3(04)
[6]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民族認同、自尊與心理健康關系[J]. 趙燕,韋磐石.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2(02)
[7]民族文化心理概念辨析——兼論民族心理學學科特性的顯現(xiàn)[J]. 查明華. 廣西民族研究. 2012(01)
[8]民族認同的概念、測量及研究述評[J]. 張艷紅,佐斌. 心理科學. 2012(02)
[9]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研究進展與趨勢[J]. 路海東,張麗娜.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10]大學生心理資本、成就目標定向與學業(yè)成就關系研究[J]. 王雁飛,李云健,黃悅新. 高教探索. 2011(06)
碩士論文
[1]基于信息貧困視野的青少年信息行為研究[D]. 王潔瑾.東北師范大學 2015
[2]內蒙古地區(qū)蒙漢大學生民族認同比較研究[D]. 夏宇航.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4
[3]朝鮮族大學生民族認同與自尊、心理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 石曉帆.延邊大學 2011
[4]蒙古族中學生民族認同調查研究[D]. 李海東.河北大學 2010
[5]延邊朝鮮族高中生民族認同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 安玉杰.延邊大學 2010
[6]民族學校學生的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建構[D]. 趙北揚.中央民族大學 2010
[7]朝鮮族大學生民族認同、文化適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于輝.延邊大學 2008
[8]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的民族認同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跨文化研究[D]. 劉顯翠.西北師范大學 2008
[9]中國11至20歲青少年的民族認同及其發(fā)展[D]. 秦向榮.華中師范大學 2005
[10]中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標定向及學業(yè)成就的關系研究[D]. 曲苒.陜西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02980
【文章來源】:延邊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民族認同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1.4 研究方法和假設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假設
1.5 相關概念界定
1.5.1 通用語言
1.5.2 民族認同
1.5.3 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
第二章 理論基礎
2.1 民族認同的理論
2.2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
2.3 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八階段理論
2.4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第三章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調查研究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工具
3.2.1 民族認同問卷
3.2.2 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問卷
3.3 研究過裎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1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的研究結果
4.1.1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的總體現(xiàn)狀
4.1.2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
4.2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研究結果
4.2.1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總體現(xiàn)狀
4.2.2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
4.3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相關分析
4.3.1 相關分析
4.3.2 回歸分析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
5.1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的分析與討論
5.2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分析與討論
5.3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民族認同與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相關分析與討論
5.4 通用語言背景下朝鮮族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與民族認同的回歸分析與討論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朝鮮族留守兒童自我調節(jié)學習能力的調查研究[J]. 嚴秀英,金粉如.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3)
[2]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華民族認同及族際交往的影響[J]. 尹可麗,張敏,張積家.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3)
[3]民族教育在我國“多元一體”文化格局行程中的作用——基于朝鮮族青少年民族文化心理發(fā)展的特點[J]. 嚴秀英,張樂,高渴欣.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5(01)
[4]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關系及其統(tǒng)一路徑研究[J]. 王樂. 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 2014(01)
[5]小學至高中階段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發(fā)展特點[J]. 蘇丹,宋娟,方平.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3(04)
[6]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民族認同、自尊與心理健康關系[J]. 趙燕,韋磐石.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2(02)
[7]民族文化心理概念辨析——兼論民族心理學學科特性的顯現(xiàn)[J]. 查明華. 廣西民族研究. 2012(01)
[8]民族認同的概念、測量及研究述評[J]. 張艷紅,佐斌. 心理科學. 2012(02)
[9]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研究進展與趨勢[J]. 路海東,張麗娜.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10]大學生心理資本、成就目標定向與學業(yè)成就關系研究[J]. 王雁飛,李云健,黃悅新. 高教探索. 2011(06)
碩士論文
[1]基于信息貧困視野的青少年信息行為研究[D]. 王潔瑾.東北師范大學 2015
[2]內蒙古地區(qū)蒙漢大學生民族認同比較研究[D]. 夏宇航.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4
[3]朝鮮族大學生民族認同與自尊、心理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 石曉帆.延邊大學 2011
[4]蒙古族中學生民族認同調查研究[D]. 李海東.河北大學 2010
[5]延邊朝鮮族高中生民族認同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 安玉杰.延邊大學 2010
[6]民族學校學生的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建構[D]. 趙北揚.中央民族大學 2010
[7]朝鮮族大學生民族認同、文化適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于輝.延邊大學 2008
[8]漢族、土族、回族中學生的民族認同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跨文化研究[D]. 劉顯翠.西北師范大學 2008
[9]中國11至20歲青少年的民族認同及其發(fā)展[D]. 秦向榮.華中師范大學 2005
[10]中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標定向及學業(yè)成就的關系研究[D]. 曲苒.陜西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0298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jgkg/29029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